匯添富基金孫丹:低波穩健投資裡的“均衡派”
“心中對個股要有把價值的尺子”,這句話被匯添富基金養老金投資部投資經理孫丹反覆提及,也恰如其分地勾勒出她嚴謹的投資哲學。
從險資到公募,孫丹深耕“固收+”領域12年。這12年的投研歷程,包含4年固收資產研究積澱,以及8年可轉債及權益類資產投資管理實戰。
在險資沉澱的9年時間裡,孫丹構建了絕對收益的思維框架;而匯添富基金成熟的投研平臺,不僅賦予了她更廣闊的投資視野,更讓她對風險收益比有了更敏銳的嗅覺。
孫丹的投資方法論清晰而堅定:以絕對收益爲錨,以均衡配置爲舵。她拒絕盲目追逐市場熱點,而是通過深度基本面研究,挖掘具有充足安全邊際的投資機會;也規避單一賽道的過度暴露,通過行業分散和風格均衡等,降低組合波動。
作爲“固收+”領域的多面手,孫丹的核心競爭力體現在兩大維度:
在可轉債投資上,她精通逆向佈局藝術,善於在價格接近底部區域時耐心埋伏;歷經完整可轉債週期淬鍊的她,已經形成了基於可轉債本身特性進行投資的獨特視角。
在股票投資策略上,她秉持“確定性優先,注重安全邊際”的選股思路,精選估值、質地和景氣度相對均衡的標的,力求實現收益的可持續性。
孫丹深諳投資不僅僅是數字的遊戲,更是對風險與收益的性價比再平衡。
在她身上,既體現出險資背景的穩健特質,又融合了公募基金的靈活思維。她相信,真正的低波動管理絕非被動防守,而是在嚴格的風險控制框架下主動把握市場機遇。
一、從險資到公募的“固收+”跨界
“心中對個股要有把價值的尺子”
在完成北京大學經濟碩士和香港大學金融學碩士的學業後,孫丹先是在某壽險做了近2年的資產管理部投資助理,2015年又轉戰養老保險公司。
在養老保險公司沉澱的那7年,是她絕對收益思維的築基階段。彼時,孫丹先是投身可轉債研究領域,2017年開始執掌可轉債組合,2019年又轉戰權益部,管理了3年時間的股票及可轉債組合,積累了管理含權大資金的經驗。
混合型基金XX增值1號,是她在那期間管理時間最久的代表作。這段險資的經歷,爲孫丹的投資理念鐫刻了兩大信條:
一是絕對收益思維。“心中對個股要有把價值的尺子”,孫丹的每筆投資都要對確定性、風險收益比進行充分且清晰的評估,她要求自己對標的內在價值要了然於胸,定性判斷與定量估值。
在達到估值目標後她會進行止盈,持倉個股會不斷跟蹤審視市場表現和基本面情況,也會不斷和其他標的進行比較。當行業發展趨勢、企業競爭優勢或管理層發生重大變化時,她會果斷賣出。
二是均衡配置哲學。2015年市場的劇烈波動給她上了生動一課:目睹同行重倉互聯網金融,如此操作的後果是收益“坐上過山車”,上半年一路狂飆,直衝雲霄,下半年卻急轉直下,跌落谷底。
這也讓孫丹深刻領悟到,相對均衡的配置結構,才能更好地守護持有人的投資體驗。
“年金資金既有絕對收益要求,也有相對收益要求,更需要通過行業適度分散、風格相對平衡來熨平波動”。孫丹回憶,當時的組合中,既有進攻性的右側品種,也不乏基本面左側 潛在收益比較高的資產。“這種‘攻守兼備’的配置,能使組合與淨值更爲平穩,對我後續管理二級債基而言,也是更爲適宜的策略。”
成立於2005年的匯添富基金,因其始終堅持主動投資能力的長期錘鍊,在行業中被譽爲“選股專家”。正是被其垂直一體化的投研體系和立足於長期視角考覈的團隊培養機制所吸引,2022年中,孫丹轉身加入匯添富基金,並於2023年6月20日起,與匯添富基金養老金投資部總監宋鵬,共同管理“匯添富雙享增利”。
“來到匯添富之後,感覺自己仍在一個持續進化的狀態裡。”孫丹告訴我們:“公司的投研體系非常完備,行業和個股的研究能力很強,覆蓋面也很廣。”
變化也在孫丹身上潛移默化地發生着。她說,以前很多時候都在跟着市場不停地去“翻石頭”,而現在也慢慢學會取捨,從低波產品的視角,更爲清晰、更爲聚焦地設定選股標準,“雖然能夠穿越週期的股票依然稀缺,但這種‘慢就是快’的投資方法可以降低在不熟悉領域犯錯的概率。”她表示。
二、絕對收益爲錨,均衡配置爲舵
“均衡不等於平均”
險資的基因,奠定了孫丹“絕對收益導向”的投資底色。她想把“匯添富雙享增利”打造成低波固收+精品,每年力爭實現正收益。爲了最大程度地降低客戶在一定持有期內的虧損概率與幅度,她還爲該產品設定了回撤紅線,“希望控制在2%以內”。
在股債配比上也力求穩妥,“股票和可轉債的比例加起來不超過20%,這與跟市面上僅股票就佔20%,可轉債倉位不太約束的二級債基相比有所區分”。
除了這些“硬要求”,孫丹在構建投資組合時也會有一把心裡的“軟標尺”:從控制最大回撤的角度出發,大部分時間將權益倉位維持在與產品定位相符的中樞水平上,淡化權益資產的短期擇時。而可轉債資產的定價區間相對更加明確,她會根據性價比適當做倉位選擇。
2024年中,可轉債市場同向波動加劇,爲了規避組合波動,孫丹提前進行防禦,對可轉債做了減倉操作。“當時小盤股波動加大、退市風險加劇,我們果斷把倉位從6%左右大幅降低,這幫我們避免了持續到9月中旬的可轉債市場大幅回撤,組合在5月到8月獲得了顯著的超額收益。大約到8月底、9月初,考慮到可轉債價格已回調到位,我們又把倉位加回到較高位置。”
與此同時,孫丹格外注重均衡配置,認爲至少要保持三重均衡。
第一重是資產的相對均衡。
孫丹饒有興味地告訴我們,在低波固收+組合中,股票和可轉債能產生奇妙的化學反應。在權益資產選擇上,她更傾向於買入行業變化較慢、格局穩定、商業模式優秀、盈利模式清晰、具有較強競爭優勢的龍頭標的,對“黑馬”非常謹慎。而在可轉債持倉中,中小盤個券在債底和條款保護的基礎上,還能提供向上的彈性,在一定程度上彌補正股風格的缺失。
第二重是行業的相對均衡。
她堅決不押注單一賽道,以此規避“過山車式”的業績波動風險。在孫丹的“行業地圖”中,區分了穩定類、內需類、成長類等幾個大板塊,其中又可進一步細分爲電氣設備、汽車、機械等製造業,消費電子等TMT行業,資源等週期行業,這些都是她較爲熟悉的行業。她會相對均衡地進行配置,並根據產業變化動態調整。
第三重是風格的相對均衡。
孫丹會遊刃有餘地在成長、價值等風格之間穿梭,在順勢和逆勢之間形成微妙的平衡,“低波固收+有明確的回撤要求,單一風格對淨值的波動影響不容小覷。”孫丹解釋道。
孫丹也反覆強調:“均衡並不等於平均”,爲了跑贏理財產品,孫丹會兼顧相對收益,在控制回撤的前提下,增強組合階段性的彈性。尤其是在行業配置的層面,她注重要與自上而下的大脈絡相結合。
宋鵬是業內知名的固收老將,在宏觀研判和信用債配置方面有着深厚造詣。孫丹會在與其探討研判的基礎上,自上而下地進一步將內需與外需、地產、投資、消費等宏觀變量納入配置框架,在不同資產類別和行業板塊間進行動態調整,使宏觀判斷與組合表達相一致,實現多維度的資產配置。
孫丹回憶道:“去年我們判斷內需承壓,上半年就自上而下地超配了高股息、出口板塊,也找到了比較優質的個股作爲抓手。但三季度開始政策明顯變化,部分高股息標的的盈利穩定性有所減弱,投資性價比降低,於是我們增配了部分科技品種,最近幾個月不僅對衝了組合中高股息資產的調整,還額外貢獻了一定的超額收益。”
即便面對看似機會有限的板塊,孫丹也不會完全棄之不顧,而是精選較有價值的個股適度參與、耐心等待。比如在2024年,順週期板塊普遍表現不佳,但她仍舊堅持配置一些板塊龍頭,在9月底的反彈中爲組合增添了一定彈性。
在產業趨勢研判上,她會以長遠眼光審視競爭格局;在業績與景氣度的跟蹤過程中,她始終保持勤奮與敏銳,堅信數據和事實的力量遠勝於主觀判斷的邏輯。
值得一提的是,“匯添富雙享增利”允許進行港股投資,篩選滬港深三地的優質個股。或是在全市場優選境內股票型ETF,並充分利用匯添富的權益投研優勢,精選旗下的股票型基金和偏股混合型基金。這爲孫丹提供了更爲靈活的空間,不僅提供了向上的彈性,也降低了投資者的成本。
三、可轉債定價專家與選股能手
“適度逆向,消除偏見”
在“匯添富雙享增利”的組合配置中,債券部分延續了團隊“以信用債爲盾,利率債爲矛”的投資風格,依靠信用債提供可靠的底層收益,當市場機會出現時增加利率交易性倉位。
在可轉債投資部分,孫丹以絕對收益爲目標,主要聚焦於低估值策略與阿爾法策略。
一方面,她會在可轉債低價、低估值甚至是價格接近債底時左側埋伏,以時間換空間,等待優質正股帶來的估值修復。另一方面,她會精選並配置標的爲優質正股的可轉債,通過正股上漲獲得個券的alpha回報,用她的話來說是正股替代類可轉債。目前她的可轉債中成長和高端製造板塊的佔比較高,且以中低價可轉債爲主。
歷經可轉債2016年至2018年下跌、2019年至2021年上漲的完整週期洗禮,孫丹對於可轉債的定價、條款博弈等等已經有了自己獨特的見解,擅長逆向捕捉市場的估值修復機會。她對我們分享了兩個極爲重要的投資實踐感悟:
其一,適度逆向。
可轉債市場有時會出現極端情緒,既有2016年至2018年可轉債溢價率持續壓縮、估值不斷下跌的“低迷”,也有部分債券投資者願意以高出30%的價格去追逐的“亢奮”。因此適度逆向投資尤爲關鍵。
在孫丹看來,可轉債較爲特殊,“在下行時,既受股票下跌影響,也受債券流動性收緊衝擊。做絕對收益投資就得具備足夠的忍耐力,誰也不能保證自己買在最底部,要忍住寂寞,願意去做逆行者,有時候甚至需要一些鈍感力。”
孫丹告訴我們,通常可轉債的運行區間較爲清晰,平均轉股時間在3年左右,在排除信用風險、退市風險的情況下,由於有債底、條款底作爲支撐,下行風險較小,可以從中找到很好的標的。
在2024年8到9月的市場調整中,孫丹通過深度挖掘資產負債表,篩選出一批淨現金充沛的公司,它們普遍經營較爲穩定,多數交易在債底附近,越跌越買的信心相對較足。比如某鋰電材料龍頭,交易價格低於債底,但公司賬上的貨幣資金可以覆蓋所有的有息債務,經營現金流持續穩定,機會成本極低。後來,在正股業績企穩,新業務估值計入的過程中,逐步兌現了投資收益,孫丹的這筆投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其二,消除偏見。
“可轉債發行人以中小盤公司居多,投資時要消除對行業和公司的偏見。當安全邊際充足時,如果對底層資產的理解足夠深入,細分領域的小公司往往能爲我們貢獻alpha收益。”
在孫丹熟悉的製造業中,就有很多細分領域的優質公司,市場關注度不高,但在可轉債發行前後往往會有較大的產品擴張,如果下游需求正常釋放,公司具有足夠的競爭力,利潤往往會超預期,正股也會迎來雙擊。
以2020年的某隻10倍股爲例,發行時市值僅爲幾十億,後續正股隨着需求爆發迎來利潤與市值的高增, 可轉債價格也從100多元飆升至3000多元,爲孫丹的組合貢獻了不錯的收益。然而,即便是這樣的優質標的,在行情啓動前卻少有人問津。
站在2019年底,孫丹判斷這家主營手套業務的公司,市場空間大、下游需求增長穩定,即便在國內同業盈利艱難之時,依然憑藉產線效率、原料成本及渠道優勢,保持着10%左右的淨利率競爭優勢,較海外龍頭也有着人工成本及土地的優勢。但當時其可轉債正處在估值低位,價格交易在3.5%到3.7%的到期收益率附近,接近同期AAA級信用債收益率,轉股溢價率也只有20%左右,低於當時市場平均水平,安全邊際較足。同時,孫丹估計,該公司未來幾年新增產能的複合增速可能超過25%,即便不考慮需求爆發,2到3年內轉股的概率也較大,可以提供10%-15%的收益。
而在股票選擇上,孫丹會在低估值、好質地和景氣度之間尋求平衡。她認爲估值因子對於低波固收+組合相對更重要,是適用於不同市場環境的長期有效因子。在個股選擇時,她會更關注盈利的質量、穩定性和可持續性,公司的質地要優於短期的景氣度。在她的持倉中,多數是行業份額穩定期或出清期的龍頭,特別是有護城河優勢的企業,以及少部分增速高、份額散階段的爆發期的領先企業。
2024年,孫丹買入了一家港股互聯網企業。當時,這隻股票正處於歷史上極低的估值水平,具有足夠的安全邊際,孫丹把它當做穩定價值股看待並買入持有。“我對底倉的要求是每年能貢獻10%到15%的收益,當時這隻股票的估值已經充分反映了行業格局一般和弱宏觀的現實,而它本身的股息和回購帶來的股東回報率就有8%,同時還具備內部改革和格局改善的期權,考慮10%左右的業績增長預期,就能很好滿足我的要求。當然,公司本身經營的質量很好和穩定性也非常強,適合用更高的倉位買入。”
今年春節之後,市場風格發生明顯變化,孫丹告訴我們,隨着AI產業趨勢越來越明確,現在大家開始對這家互聯網公司的雲業務進行定價,這筆投資給組合也貢獻了不少超額收益。
四、結語
“帶着好奇心繼續探索世界”
孫丹的基金經理成長軌跡跳脫了傳統的範式—— 從固收專家轉型爲“固收+”複合型選手,她的職業進階之路一直貫穿着跨界探索的勇氣,始終能感受到她“不悲觀、不冒進”的投資心態。
當被問及會用哪三個詞形容自己時,她給出的答案是,好奇心、耐心和韌性。
好奇心驅動着她日復一日的認知積累與迭代,而耐心和韌性仍是需要不斷錘鍊的特質,幫助她避免短期干擾對抗噪音、在週期起伏中持續存活並進化。三者共同構成了“認知—執行—抗風險”的閉環。
“如果有一天不做基金經理,我也希望能像很多投資前輩一樣,矢志不渝,帶着好奇心繼續探索投資世界。”
孫丹的投資之路,恰似她精心雕琢的投資組合,於平衡中正在孕育無限可能。
風險提示: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資料僅爲宣傳材料,不作爲任何法律文件。投資有風險,基金管理人承諾以誠實信用、勤勉盡職的原則管理和運用基金資產,但不保證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證最低收益。投資人購買基金時應詳細閱讀《基金合同》《招募說明書》《基金產品資料概要》等法律文件,瞭解基金的具體情況。基金管理人的其他基金業績和其投資人員取得的過往業績並不預示其未來表現。本基金由匯添富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發行與管理,代銷機構不承擔產品的投資、兌付和風險管理責任。匯添富雙享增利屬於較低風險等級(R2)產品,適合經客戶風險承受等級測評後結果爲穩健型(C2)及以上的投資者,客戶-產品風險等級匹配規則詳見匯添富官網。在代銷機構認申購時,應以代銷機構的風險評級規則爲準。本基金投資範圍包括港股,會面臨因投資環境、投資標的、市場制度以及交易規則等差異帶來的特有風險。匯添富雙享增利債券A(宋鵬與孫丹共同管理)自2023/6/20成立以來截至2024年底各年業績及基準分別爲(%):-0.57/0.51、5.78/8.41;宋鵬管理的其他同類基金如下:2021/8/26開始管理的匯添富鑫瑞債券A(與劉通共同管理)自2016/12/26成立以來截至2024年底各年業績及基準分別爲(%):3.47/-3.38、5.66/4.79、3.54/1.31.1.82/-0.06、3.51/2.1、1.79/0.51、3.94/2.06、5.72/4.98;2021/10/20開始管理的匯添富穩鑫120天滾動持有債券(與丁巍共同管理)自2021/10/20成立以來截至2024年底各年業績及基準分別爲(%):0.98/0.48、2.91/2.27、3.94/2.55、3.14/2.36;2021/12/23開始管理的匯添富雙享回報債券(與丁巍共同管理)自2021/12/23成立以來截至2024年底各年業績及基準分別爲(%):-2.55/1.48、-0.03/2.89、8.23/8.41;2022/8/1開始管理的匯添富淳享一年定開債券發起式A(與丁巍共同管理)自2022/8/1成立以來截至2024年底各年業績及基準分別爲(%):-1.02/0.75、5.6/4.78、7.22/7.61;2023/6/16開始管理的匯添富添添鑫多元收益9個月持有混合A(與劉通共同管理)自2023/6/16成立以來截至 2024年底各年業績及基準分別爲(%):-0.79/-2.09、6.44/7.2;2023/12/5開始管理的匯添富穩鑫90天持有債券 A(與丁巍共同管理)2023/12/5成立,2024年業績及基準分別爲(%):4.2/2.34。以上數據來自各基金各年年報,截至2024/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