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主題ETF大漲背後的選基邏輯|基金投資力測評

21世紀經濟報道特約記者 龐華瑋 廣州報道

開年來,黃金價格一路高歌猛進,多次刷新歷史紀錄,近期仍在高位震盪。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據Wind數據統計,截至3月25日,市場上黃金主題ETF共20只,總規模約957億元。其中,14只爲商品型黃金ETF(以下簡稱“黃金ETF”),規模約922億元;6只爲股票型黃金ETF(以下簡稱“黃金股ETF”),規模約35億元。

它們的業績非常優秀,14只黃金ETF佔據ETF基金3年業績榜TOP14,回報均在70%左右,截至3月25日,年內回報均超14%,而6只黃金股ETF年內漲幅更是達到20%及以上。

近兩年,資金瘋狂追逐黃金主題ETF,其中尤以黃金ETF最受歡迎,截至3月25日收盤,14只黃金ETF規模合計逾922億元,相較去年初增超2倍。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雖然金價仍在高位,但目前有部分資金選擇下車,部分受訪基金經理建議投資者注意短期風險,但其仍看好黃金主題ETF的中長期投資價值。

黃金ETF包攬3年收益榜TOP14

黃金是近幾年震盪市中最受投資者歡迎的產品之一。

黃金主題ETF主要投資的是黃金或者與黃金相關的資產,它主要分爲兩大類:商品型黃金ETF(以下簡稱“黃金ETF”)和股票型黃金ETF(以下簡稱“黃金股ETF”)。

兩者都與黃金有關,但底層資產不同。其中,黃金ETF的底層資產是實物黃金,跟蹤指數有兩個,分別爲“SGE黃金9999”和“上海金”,它們緊密跟蹤黃金價格,業績表現主要受金價直接影響。

而黃金股ETF的底層資產則是黃金產業鏈上的上市公司(主要從事黃金開採、冶煉、銷售等業務),跟蹤指數爲中證滬深港黃金產業股票指數(簡稱“SSH黃金股票”),其表現與黃金主題上市公司走勢相關。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據Wind數據統計,截至3月25日,市場上黃金主題ETF共20只,總規模約957億元。其中,14只爲黃金ETF,規模約922億元,佔比約96%;6只爲黃金股ETF,規模約35億元,佔比約4%。

截至3月25日,在近3年的A股震盪市中,黃金ETF表現非常出色。

14只黃金ETF佔據了ETF 基金3年收益榜的TOP14。它們3年收益在68.69%~73.78%之間。

其中,規模最大的華安黃金ETF的3年回報爲73.78%,同期全市場ETF排名第一。其今年以來回報爲14.63%,年內淨流入40.64億元,年內規模也由年初時的286.76億元,上升至3月25日的370.02億元,增長83.26億元,漲幅29.03%。

事實上,近3年來,14只黃金ETF的表現大致相當,都非常出色。

漂亮的業績之下,資金紛紛追逐黃金ETF,拿真金白銀投票。

比如,3月24日有229只ETF獲融資淨買入,淨買入金額在1000萬元以上的有35只。其中,5只獲融資淨買入額超3000萬元。博時黃金ETF獲融資淨買入額居首,淨買入9232.03萬元。而國泰黃金基金ETF連續5個交易日(3月18日至3月24日)的淨流入總額超4.7億元。

事實上,今年以來,14只黃金ETF中,有13只獲得資金淨申購。其中6只黃金ETF的份額增長超30%。建信黃金ETF年內份額增長更是達到84.34%。

年內僅有南方金ETF出現淨贖回,份額下降10.69%,但因金價上漲,該基金年內淨值也隨之增長逾14%,使得其規模不降反而上升3%。

而隨着近兩年黃金價格的不斷上漲,國內黃金ETF的總規模也突破了900億元。

據Wind數據統計,截至3月25日收盤,市場上與商品黃金相關的14只黃金ETF規模合計逾922億元,相較去年初290億元,增長632億元,增幅超2倍,達到218%。

博時黃金ETF基金經理王祥介紹,2003—2024年,人民幣計價黃金現貨累計收益優於上證指數與滬深300指數,年化複合回報率達8.95%,但波動率與最大回撤只有權益指數的2/3,長期風險收益比相較於股票有明顯優勢。

黃金股ETF年內收益20%

除了黃金ETF表現出色之外,跟蹤黃金股票的6只黃金股ETF表現也不遑多讓。只是它們大多成立於2024年,沒有3年業績,但今年以來普遍表現出色。

截至3月25日,6只黃金股ETF的年內回報均達到20%左右,在19.90%~21.58%之間。

不過,資金對於與市場共震的黃金股ETF的選擇有分歧,6只黃金股ETF中,年內3只有資金淨流入,包括永贏、國泰和平安等3家基金公司旗下產品;3只年內資金淨流出,包括工銀瑞信、華安、華夏等3家基金公司旗下產品。

在6只黃金股ETF中,規模最大爲永贏黃金股ETF,截至3月25日規模爲28.96億元,年內回報21.45%。此外,還有兩隻華夏和國泰旗下的黃金股ETF規模在2億元以上,另3只黃金股ETF規模不到1億元。

永贏黃金股ETF基金經理劉庭宇表示,當前黃金股仍有不錯的估值性價比。一是業績釋放能力提升,龍頭金礦企業產量持續增長,受益於金價中樞擡升,多家公司發佈2024年業績預增公告,全球通脹緩解帶來的成本增速放緩,未來金礦公司盈利能力或將持續提升。 二是估值仍偏低,主要黃金股當前市盈率處於歷史中樞偏下位置,具備顯著的估值修復空間;金價早已持續創出新高,但黃金股距離去年5月高點還有一定距離;按照690元/克年均價,2025年黃金股票PE(TTM)在10~11倍,而黃金股的歷史估值中樞大概在20倍上方。 三是金價上漲帶動礦產資源價值重估和探礦權升值,資源品的槓桿效應顯著提升金礦公司股價彈性;黃金珠寶商的動銷和終端需求邊際有所好轉,過去一年隨着工藝精湛的高端古法黃金品牌崛起,黃金珠寶行業也從以往的開店驅動逐漸轉向產品力驅動。

金價上漲背後的選基邏輯

黃金主題ETF回報和規模大幅增長背後,是金價近幾年屢次刷新歷史紀錄。

比如,3月20日,現貨黃金續創歷史新高至3056.26美元/盎司,年內累漲逾16%。同時,倫敦、紐約兩地黃金期貨、現貨價格突破3000美元/盎司大關,創下歷史新高。

當日,中國國內品牌金店足金飾品報價也水漲船高。比如,黃金珠寶品牌周大福、周生生、老廟黃金、六福珠寶的首飾金價格分別爲923元/克、923元/克、920元/克、923元/克。

事實上,自2022年以來,黃金開啓了新週期,背後是在定價美元信用風險,對抗債務積累和貨幣超發。

近期金價上漲則受到多個因素影響。華安基金首席指數投資官許之彥認爲,近期推動金價上漲的因素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海外關稅政策擾動全球經濟,推動央行持續購金,支撐黃金需求;二是美國出現經濟增長放緩信號,美聯儲維持貨幣寬鬆環境,利好黃金定價。

廣發上海金ETF基金經理姚曦也指出,本輪金價上漲,主要受地緣政治不確定性上升、關稅政策不確定性增加、美聯儲降息預期回升、全球經濟前景不明朗等因素影響。

對於後市,劉庭宇認爲,金價走強的邏輯並沒有發生本質的變化,未來支撐金價走強的邏輯仍然會延續,從中長期視角來看仍然值得關注。

但業內人士認爲,在近期國際金價突破3000美元/盎司、國內金價突破700元/克新高後,由於黃金兩年多以來累計漲幅較大,黃金價格短期波動風險增加。

事實上,3月21日以來,黃金價格開始高位震盪,小幅回調。比如,3月21日-3月25日,華安黃金ETF淨值和場內價格均下跌0.5%左右。

對此,王祥表示,黃金相關產品的投資資金涌入依然旺盛,從金融屬性看目前黃金或處於順風期,這也是北美投資者再次對黃金增加關注的重要原因,過去一週(3.17-3.21)SPDR黃金ETF勁增逾25噸。但王祥認爲,國內投資者追高意願減弱。

不過,機構普遍看好金價的中長期趨勢。業內人士大多認爲,黃金背後有強勁的基本面邏輯支撐,中長期的配置機會依然值得關注,特別是黃金本身是適合長期配置的資產,其低相關性能夠有效分散風險。

隨着金價上漲,黃金主題ETF產品的淨值也水漲船高。借道基金產品應如何選擇?

多位業內人士指出,從配置角度來看,黃金ETF更能實現跟蹤金價的目標,從而分散與股票、債券等資產的風險。對於希望直接跟蹤黃金價格、規避股市波動的投資者,黃金ETF比較適合。

與之相較,黃金股ETF的基礎資產爲產業鏈相關公司股票,雖然與黃金有一定的相關性,但其波動表現亦隨A股市場整體氛圍而變化,與其他資產間的關聯性較強,風險對衝功能相對較低。 對於風險承受能力更大、攻擊性更強、追求更高回報的投資者,黃金股ETF是一個更好的選項,它具有比黃金本身漲跌幅更大的彈性。

同時,業內人士建議投資者選擇管理規模大和流動性較好的黃金主題ETF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