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原22日災變中心會議 花蓮憂堰塞湖是未爆彈、劉世芳要3鄉鎮急撤

▲22日中央災害應變中心會議。(圖/翻攝自YouTube/中央災害應變中心,下同)

記者郭運興/臺北報導

受颱風「樺加沙」豪雨影響,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23日發生壩頂溢流,泥水衝進光復市區造成嚴重災情,目前已知奪走14條人命。回顧22日賴清德總統出席的中央災變中心會議,花蓮副縣長顏新章除提供撤離戶數、人數外,也建議總統隨時給鄉親堰塞湖最新狀況,不然好像一顆未爆彈,鄉親一直擔心寢食難安;據此,內政部長劉世芳則迴應,樺加沙雨量可能提前達到六百到七百,可能產生潰堤,已在短時間內請3鄉鎮處理疏散撤離;行政院長卓榮泰也要求做最高安全標準考量撤離計劃,請花蓮縣政府徹底執行。

光復鄉因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導致至少14人罹難、152人失聯。行政院長卓榮泰今(24日)赴花蓮視察時,與立委傅崐萁發生爭執,傅不斷問是誰的責任?卓則點出撤離工作有瑕疵。

然而將時序拉回22日中央災害應變中心會議,當時花蓮副縣長顏新章報告指出,縣長人在國外,馬上要趕回來了,所以跟總統報告,對於樺加沙颱風,花蓮縣的黃色警戒線有32條,都在秀林鄉公所的10個村,這次最重要的是堰塞湖的撤離,3個鄉鎮光復鄉、鳳林鎮、萬榮鄉,準備中型戰術輪車8輛、救護車1輛、兵力54名、警消105名、替代役13名,這些人力可以隨時申請。

顏新章指出,收容部分,3個鄉鎮總共1837戶、實際居住的人數有6843人、收容地點有三處,目前收容人數是130人、依親總共有1365人、垂直避難的有5348人。

顏新章指出,在堰塞湖區域總共有4個學校,分別是光復工商、光復中學、太巴塱國小、光復國小都要撤離,在這裡有個建議,希望總統能夠在堰塞湖上面所有的狀況,隨時給鄉親最正確訊息,讓鄉親能夠了解上面狀態是怎麼樣。

顏新章說,再來就是整治堰塞湖的期程、時間給鄉親知道,否則堰塞湖是不是隨時會有潰堤,讓鄉親心裡一直擔心,好像一顆未爆彈、寢食難安,希望總統能夠給鄉親知道所有訊息。

內政部長劉世芳則迴應,堰塞湖的狀況其實從前兩次颱風,農業部的林保署做的監控資料都有提供在官網與縣政府參考,這次樺加沙颱風雨量可能提前達到六百到七百左右,所以委託包括農業部、臺大、成大、中興、陽明交大提供資訊,自己有跟花蓮副縣長通過電話,知道有可能產生潰堤,纔會在短時間內請3個鄉鎮公所趕快處理有關疏散撤離的部分。

劉世芳表示,感謝花蓮副縣長、秘書長、幾位鄉鎮村長幫忙,到目前爲止已經很明確知道希望撤離的戶數是1837戶、實居人數大概是6843人,但是有分成收容安置、依親、垂直避難,所以目前包括國軍、替代役都在協助撤離,到今天傍晚之前如有未善盡之處,也請縣政府提出要求國軍、相關單位協助。

劉世芳指出,未來如果堰塞湖有持續監控資料,還是會透過農業部繼續提供給花蓮縣政府及光復鄉、鳳林鎮、萬榮鄉3個鄉鎮公所的同仁與鄉親,另外,非常謝謝原民會,上週這個地方有辦太魯閣族的運動會,現在這些人因爲運動會結束已經馬上離開,沒有在堰塞湖可能發生危險的區域,也謝謝花蓮縣政府的幫忙,中央也會持續協助。

會議結尾,卓榮泰補充說明,馬太鞍溪的部分,謝謝農業部、內政部在7、8月臺風豪雨後就加強監控狀況,今天做最高安全標準考量的撤離計劃,請花蓮縣政府徹底執行、國人能高度配合,這個安全考量是必要的,但是對於垂直疏散的部分,還是要嚴防潰堤或水流下來,只有水還是會帶來泥土必須特別有防範因應,依親的部分一定要確保這些人民去到安全處所、做到必要聯繫,另外安置中心要注意民生物資維護、環境照顧。

賴清德也表示,針對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的應處,剛剛卓院長與劉部長都有指示、簡報也有做相當妥善的應變作爲,但還是要隨時注意情況,必要的話還是要做撤離,確實保護民衆安全,這部分請中央跟地方共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