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立霧溪「每小時漲70cm」!新堰塞湖情勢緊急 撤離與否討論中

▲花蓮立霧溪形成新的堰塞湖,林業署發佈紅色警戒警告有溢流危險。(圖/地方中心翻攝,下同)

地方中心/花蓮報導

花蓮光復鄉因堰塞湖溢流釀成嚴重洪災,如今又傳出位於太魯閣國家公園燕子口步道一帶因土石大量崩落,導致立霧溪河道受阻形成堰塞湖。現在水位持續上升中,恐影響臺8線公路及下游安全,花蓮分署依據「堰塞湖緊急應變處理程序」啓動應變機制,表示臺8線中橫路段下午1點後公路管制「只出不進」,目前鄉公所正在開會討論是否撤離。

花蓮分署表示,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布洛灣管理站接獲燕子口明隧道施工廠商回報,指步道約950公尺處立霧溪河段發生大規模崩塌,土石滑落後在河道形成天然壩體。

該步道目前封閉,無人員傷亡,但情勢不容忽視。花蓮分署在接獲通報後立即指派人員趕赴現場,同步聯繫公路局以無人機進行空拍勘查,並掌握崩塌範圍與堰塞湖水位變化。

初步估算,堰塞湖位於立霧溪流域20林班地內,全長約800公尺、寬度約30至80公尺,現場觀測顯示,崩塌壩體及水面高度已接近公路標高,初步研判在壩體蓄滿前即可能對臺8線路段造成影響,因堵塞河道狹窄,雖現場已有重機具待命,惟降挖速率不及水位擡升速率,情勢相當緊急。

布洛灣站陳寶匡主任指出,今早獲報立霧溪水面莫名漲高,趕赴查看發現大量土石崩塌形成堰塞湖,且壩體量相當大,目前估算水面以每小時70公分的速度上升,相當快速,距離步道僅剩2米,預計傍晚5、6點會淹到路面上,目前鄉公所正在開會討論居民是否需要撤離,同時提醒上游居民、旅館業者必須做好撤離準備。

▲布洛灣站陳寶匡主任指出,目前估計水面每小時上升70公分。

花蓮分署在掌握初步狀況後,旋即啓動堰塞湖緊急通報程序,併發出「燕子口堰塞湖緊急通報單」,通知公路局、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及秀林鄉公所等單位同步應變,並請相關單位,立即啓動防災應變機制與河道管制,預警臺8線175.5公里靳珩隧道西口(燕子口步道西口)以東路段可能受影響,建議先行淨空,以策安全。另,堰塞湖距離臺電東部發電廠相關設施不遠,分署亦已通知臺電下游發電單位與人員做好防範措施,以避免潛在衝擊。

此外,花蓮分署已動員進行現場勘查,並請廠商預備機具待命,陽明交通大學防災中心人員亦已前往現地評估降挖或導流工程可行性,初步研判,土方量體龐大且地勢險峻,加上水位上升迅速,降挖時程緊迫且風險高,相關單位正審慎評估執行方式與時機。目前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已通知各管理站加強警戒,並提醒天祥地區店家、居民及遊客注意安全,同時已請秀林鄉公所通報下游社區留意河況。

花蓮分署正全力與公路局、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及地方政府協調合作,持續監測堰塞湖的水位與壩體穩定性。若水位持續上升或有潰決疑慮,將立即通報並採取進一步行動,以保障民衆及道路安全。

花蓮分署呼籲,燕子口至靳珩隧道路段及周邊區域目前爲高風險地帶,請民衆切勿擅入封閉範圍或靠近河道觀察,以免發生危險。相關單位正密切掌握現場情況,將隨時更新最新進度與安全資訊,請持續關注官方發佈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