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堰塞湖釀15死!律師點名「1類人」最好強制撤離:風險極高

▲光復鄉市區道路嚴重受創 。(圖/攝影中心記者攝,下同)

記者周亭瑋/綜合報導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昨(23)日溢流重創光復鄉,截至目前已造成15人罹難、32人受傷,仍有17人失聯。對於地方政府的撤離作爲,律師林智羣發文,提出兩點值得檢討之處。

林智羣指出,首先是人口掌握問題。縣政府雖掌握戶籍名冊,但實際情況常出現「人在、籍不在」與「籍在、人不在」的落差,例如房客未設籍當地,或子女戶籍仍在家鄉,卻長年旅居外地。若缺乏定期戶口普查,當局難以精準掌握每戶實際居住人口,災時撤離計劃自然打折扣。

其次是避難方式的選擇。他表示,此次縣府共撤離6843人,其中高達5348人屬於「垂直避難」,也就是往二、三樓躲避水患;然而,這種方式對獨居長者風險極高,因爲無人協助時,往往來不及上樓,或根本不可能長時間待在高樓層,「像這種情況,應該強制撤離比較好。」

對此,網友們紛紛迴應,「鄰里長不知道有沒有做些什麼事」、「萬一水淹到2、3樓高,那垂直避難會很慘」、「萬一是潰堤不是溢流,二三層樓可能也躲不了,縣府真的太輕忽風險性了」。

►上百人失聯!馬太鞍堰塞湖洪水奪14命 全臺「還有2個」監測中►僅溢流6分之1!馬太鞍堰塞湖「是大安森林公園5倍」 3大關鍵難解►不能用炸的!馬太鞍堰塞湖「2個月監測紀實」全曝光 大票人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