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狂熱情緒“吹大”美股泡沫

參考消息網7月30日報道 據英國《金融時報》網站7月25日報道,今年夏天華爾街的持續上漲已將股票估值推至接近創紀錄的水平,促使分析師發出“狂熱”的市場正在進入泡沫區間的警告。

標普500指數本月已屢創新高,而美國企業債券相對於政府債券的利差正接近幾十年來的最低水平,這與今年4月股市因特朗普貿易戰引發的暴跌形成了鮮明對比。

即便這位美國總統簽署的協議確認美國進口關稅正處於數十年來的最高水平,市場泡沫跡象仍在不斷涌現。高估值科技股持續飆升,衝上新高點——英偉達成爲首家市值突破4萬億美元的上市公司。與此同時,2021年的“迷因股”熱潮捲土重來,散戶投資者蜂擁買入相機制造商戈普羅公司和甜甜圈連鎖店KK甜甜圈連鎖公司的股票。

管理着2.1萬億美元資產的品浩投資管理公司首席投資官丹·伊瓦什欽表示:“我認爲這很像上世紀90年代末和21世紀初互聯網泡沫時期出現的一些早期徵兆。投資者往往抱着買彩票的心態去投資……這樣的局面很危險。”

根據彭博社數據,標普500指數成分股的市銷率已升至3.3倍以上,創下歷史新高。

巴克萊銀行的“股市狂熱”指標已飆升至正常水平的兩倍,進入過去代表着資產泡沫的區間。

該銀行的美國股市衍生品策略主管斯特凡諾·帕斯卡萊表示:“這一指標明確顯示市場正處於狂熱狀態。”

投資者對美日協議將日本輸美產品的進口關稅設定爲15%以及美國與歐盟有望達成類似協議表示欣慰。儘管此類關稅遠高於特朗普入主白宮之前的水平,但與特朗普在“解放日”公告中威脅實施的關稅相比要溫和得多,後者曾導致市場暴跌。

百達資產管理公司首席策略師盧卡·保利尼表示:“這些初步協議雖然並不理想,但投資者只要能避免全面貿易戰就已感到滿意。”

外界對美國政府過度舉債以及美聯儲能否保持獨立性的擔憂已重創了美國國債和美元,但股市一直對這些衝擊免疫。美元今年對一籃子主要貨幣的匯率下跌近10%。

作爲近年來推動美股上漲的主力軍,許多大型科技股已帶動市場從今年早些時候的拋售中反彈。自4月盤中低點以來,芯片製造商英偉達公司和臉書網站母公司元宇宙平臺公司的股價分別上漲了100%和50%。

美國資產管理研究聯合公司創始人兼董事長羅布·阿諾特表示,縱觀標普500指數,“市銷率、市現率、市淨率、股息率等指標都接近歷史高位”。他認爲投資這些主導股指的少數科技股風險極高,相當於爲了蠅頭小利而冒巨大風險。

他說:“市場對目前佔據主導地位的人工智能公司的定價就好像它們在未來不會遇到競爭對手一樣。與此同時,投資者對遠離熱門且泡沫化的股票持謹慎態度,因爲若行動過早,你就會有麻煩。”

一些小型企業的表現甚至更亮眼。政府合同帶來的強勁銷售幫助防務集團帕蘭蒂爾公司的股價自4月觸底以來上漲140%。得益於特朗普去年11月勝選引發了數字資產行業的一波樂觀情緒,從事加密貨幣交易的“比特幣基地”公司股價暴漲近180%。

隨着企業和投資者持續涌入正被納入金融市場主流的加密資產,比特幣價格上週首次突破12萬美元大關。

這種狂熱情緒已蔓延至企業信貸領域,高評級美國企業債券相對於基準政府債券的利差已縮窄至0.8個百分點,接近自2005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德意志銀行分析師近日在一份報告中警告說,當前投資者舉債買股的現象日益增多,這可能標誌着股市進入了自1999年和2007年以來“最狂熱”的時期。(編譯/楊雪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