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經濟》AI狂熱炒過頭?華爾街大咖:比「網路泡沫」更糟

Slok在雅虎財經的Opening Bid播客上表示:「沒錯,AI將爲我們所有人帶來不可思議的事,但這是否意味着我應該以任何估值買進科技股?」

Slok認爲答案越來越傾向於「no」。

在本週給客戶的研究報告中,Slok稱內部數據顯示標普500指數前十大成分股的本益比(P/E ratios)已經超出1999年網路泡沫高峰期的水準。現在標普500指數前十大成分股大多是像輝達、Meta這類的AI股。這意味着投資人的風險暴露集中在少數幾檔科技巨頭上,而這相當危險,「這10家最大的公司就佔了標普500指數近4成權重。如果我作爲投資人拿出100美元買進標普500指數,我以爲我投資了500檔不同的股票,但其實我押注的只是輝達和這個AI故事會繼續說下去」。

Slok在其報告中提出警告,稱巨型科技股以及整個標普500指數可能無法維持他們當前的估值。此番發言呼應了華爾街日益升高的不安:最近這一波漲勢有多少是由AI狂熱和動能交易(momentum trade,又稱順勢交易)所驅動。

BTIG分析師也在本週出具的報告中發出類似的警訊,他們以「泡沫生成」來形容當前的市場氣氛,並警告AI股在近期內漲多拉回的可能性增加。

BTIG分析師表示,BUZZ NextGen AI Sentiment Index—由散戶青睞的AI股所組成的指數,在過去16周大漲了45%,且已經比其200日移動均線高出29%。這兩個指標均創下自2021年初投機型科技股漲到頂以來的最高點。該報告寫道:情況會像2020至2021年那樣嗎?當然。但策略上來看,我們覺得這有點極端。該AI股指數的一些最大持股,包括Rocket Lab、Coinbase和Unity Software,都呈現出「垂直型」的線圖,意味着將越來越容易受到「短期洗盤(shakeout)」影響。 BTIG這份報告建議投資人或可考慮轉進較具防禦性的族羣,像是公用事業股或甚至是中國科技股,它們已經盤整了好幾個月。

總體而言,Apollo和BTIG的報告都指出,在長線上看好AI潛力與短線上擔心估值與集中度升得過高過快之間,市場的看法是越來越分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