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一線|納指狂飆7%難消避險情緒,華爾街機構呼籲“逢高拋售”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吳斌 上海報道

在一度墜入熊市後,美股迎來大幅反彈。過去一週,標普500指數累計上漲5.7%,爲2023年11月以來最佳單週表現,道指上漲4.95%,納指上漲7.29%。

其中大部分漲幅都來自4月9日,當天三大指數集體暴漲,納指漲12.16%,爲史上第二大單日漲幅,僅次於2001年1月3日的14.17%。道指漲7.87%,爲2020年3月25日以來最大漲幅;標普500指數漲9.52%,爲2008年10月29日以來最大漲幅。

儘管美股大幅反彈,但避險情緒難消,眼下華爾街仍擔憂這可能是“熊市反彈”,一些機構呼籲“逢高拋售”。

例如,美國銀行策略師Michael Hartnett表示,更高的債券收益率、更低的股價和疲軟的美元正在推動資產拋售,並可能迫使政策制定者出手,在事態好轉前,投資者應“逢高拋售風險資產”。

關稅不確定性籠罩

對於美股而言,未來最大的不確定性是關稅政策的演變,這將決定美國經濟的走向,進而決定美股是否進入更持久的“週期性熊市”。

據央視新聞報道,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11日晚宣佈,聯邦政府已同意對智能手機、電腦、芯片等電子產品免除所謂“對等關稅”。海關與邊境保護局發佈的文件顯示,這些產品被排除在政府對貿易伙伴實施的所謂“對等關稅”之外。豁免的產品適用於4月5日以後進入美國的電子產品,已經支付的“對等關稅”可以尋求退款。

對此,4月12日商務部新聞發言人表示,這是繼美方4月10日暫緩對部分貿易伙伴徵收高額“對等關稅”以來,對相關政策做出的第二次調整。應該說,這是美方修正單邊“對等關稅”錯誤做法的一小步。中方對中美經貿關係的立場是一貫的。貿易戰沒有贏家,保護主義沒有出路。中國有句古話,“解鈴還須繫鈴人”。我們敦促美方正視國際社會和國內各方理性聲音,在糾錯方面邁出一大步,徹底取消“對等關稅”的錯誤做法,回到相互尊重,通過平等對話解決分歧的正確道路上來。

關稅政策的早期風暴已經造成了一些衝擊。4月11日,密歇根大學公佈的數據顯示,4月密歇根大學消費者信心指數初值爲50.8,跌至有記錄以來第二低。短期和長期通脹預期則飆升至數十年高點,消費者預計未來五到十年物價年增長率將達到4.4%,爲1991年以來的最高水平;未來一年通脹預期爲6.7%,爲1981年以來的最高水平。

紐約聯儲主席約翰·威廉姆斯警告稱,美國消費者信心已急劇下滑,企業信心指標也出現了疲軟。受美國總統特朗普關稅影響,美國今年的通脹率將升至3.5%至4%,遠高於美聯儲2%的目標。威廉姆斯還預計美國經濟將較去年大幅放緩,增長率可能低於1%,失業率可能會從當前的4.2%升至4.5%至5%。

企業層面,全球最大資管公司貝萊德的首席執行官拉里·芬克警告稱,由於特朗普的關稅政策,美國可能已經陷入經濟衰退或非常接近衰退。消費者可能在關稅威脅生效前囤積商品,這可能掩蓋了一些潛在的經濟疲軟。

避險情緒佔據主導地位

面對關稅政策和經濟前景的不確定性,市場中的避險情緒佔據主導地位。

景順亞太區(日本除外)全球市場策略師趙耀庭對記者表示,投資者採取風險規避策略會是明智的。隨着投資者尋求避險資產,黃金及其他貴金屬或將表現良好,那些不受公共市場波動影響的另類投資預計也將表現不錯。

富國銀行投資研究所總裁Darrell Cronk也提醒,全球處於貿易體制變革的初期,雖然關稅政策的調整暫時扭轉了市場拋售的局面,但也只是推遲了不確定性。

新一輪美股財報季已經拉開大幕,上週摩根大通、富國銀行、摩根士丹利、貝萊德等公佈了財報。企業一季度的業績整體表現不錯,但對未來十分謹慎。

例如,摩根大通一季度營收爲460.1億美元,同比增長8%,好於預期的441.1億美元;淨利潤同比增長9%,升至146億美元,也高於預期的136億美元。此外,一季度摩根大通在股票市場上的收入增長48%至38.1億美元,這一成績遠高於預期,還打破了四年前創下的紀錄。

但面對未來的重大不確定性,摩根大通貸款損失準備金從去年第四季度的2.67億美元猛增至9.73億美元,遠高於預期的2.9億美元。

摩根大通首席執行官傑米·戴蒙對美國經濟前景持謹慎態度,他在財報聲明中警告稱,美國經濟正面臨相當大的動盪,包括地緣政治、稅收改革和放松管制的潛在積極因素、關稅和貿易戰的潛在負面因素、持續的通貨膨脹、高財政赤字以及仍然相當高的資產價格和波動性,要爲各種各樣的情況做好準備。

本週美股財報季繼續,高盛、強生、美國銀行、花旗集團、黑石、阿斯麥、臺積電、奈飛等將公佈業績,業績指引將成爲影響市場情緒的重要因素。

需要注意的是,不到萬不得已,美聯儲不會輕易出手救市。明尼阿波利斯聯儲主席卡什卡利表示,只有在真正緊急的情況下,美聯儲才應介入市場。“無論是美聯儲還是財政部的干預,都應該非常謹慎,只有在確實有必要時才能出手。我們應當非常小心,不要做出任何可能被視爲美聯儲在抗通脹承諾上軟弱的舉動,美聯儲的承諾沒有動搖。”

全球財經日曆

週一(4月14日)

國新辦就2025年一季度進出口情況舉行新聞發佈會、歐佩克公佈月度原油市場報告、美國3月紐約聯儲1年通脹預期

週二(4月15日)

澳洲聯儲公佈4月貨幣政策會議紀要、IEA公佈月度原油市場報告、歐元區4月ZEW經濟景氣指數、美國4月紐約聯儲製造業指數、里奇蒙聯儲主席巴爾金就穿越經濟迷霧”發表講話、費城聯儲主席哈克就美聯儲扮演的角色發表講話、亞特蘭大聯儲主席博斯蒂克就貨幣政策發表講話

週三(4月16日)

國家統計局公佈70個大中城市住宅銷售價格月度報告、中國第一季度GDP、中國3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中國3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英國3月CPI、歐元區3月CPI年率終值、美國3月零售銷售、美國3月工業產出、加拿大央行公佈利率決議和貨幣政策報告、美國4月NAHB房產市場指數

週四(4月17日)

歐洲央行公佈利率決議、歐洲央行行長拉加德召開貨幣政策新聞發佈會、克利夫蘭聯儲主席哈瑪克參與一場問答、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芝加哥經濟俱樂部發表講話、堪薩斯聯儲主席施密德和達拉斯聯儲主席洛根就美國經濟和銀行業進行爐邊談話、土耳其央行公佈利率決議、韓國央行公佈利率決議

週五(4月18日)

日本3月核心CPI、舊金山聯儲主席戴利發表講話、美股休市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