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大咖警告 AI 投資呈現泡沬 績效終將兩極化

高盛執行長蘇德巍說,高盛留意到AI基礎設施的龐大投資可能帶來風險,「未來勢必會出現兩極化,有的投資能脫穎而出,有的則將受挫」。美聯社

美國各大銀行上季併購和交易收入雙創新高,因市場追捧人工智慧(AI)受益不少。不過,多位華爾街高層已警告,AI產業的熱潮恐有過度亢奮之虞。

高盛(Goldman Sachs)執行長蘇德巍(David Solomon)週二在財報電話會議中暗示當前情勢和網路泡沫時期相似。他說,高盛留意到AI基礎設施的龐大投資可能帶來風險,「未來勢必會出現兩極化,有的投資能脫穎而出,有的則將受挫」。

美國銀行業陸續揭曉財報之際,也不忘強調他們如何在營運中導入AI技術,從美國銀行的虛擬理財助理「Erica」,到摩根大通藉AI進一步節省營運成本。不過,也有像花旗集團(Citigroup)財務長梅森(Mark Mason)在內不少人語帶保留。

梅森週二在電話會議中說:「從目前股票價位和本益比來看,很難不承認有些產業恐怕已經過熱、價位偏高。」

投資人愈來愈擔心,AI 概念股在今年的大漲之後,已出現泡沫跡象。OpenAI 和輝達(Nvidia)之間近日交易更遭部分人士批評是「循環操作」,且太多投資涌入這個尚未被完全驗證的技術。

高盛營運長沃德倫(John Waldron)週三在華盛頓一場論壇上表示,令人憂心的是,美國經濟如今「押下相當大的賭注在 AI 上」,寄望以此推動成長,但目前仍難判斷是否真的形成泡沫。他說:「最後或許會非常順利。」

儘管金融業高對AI榮景看法有異,仍不忘細數他們各自如何導入這項技術。

摩根士丹利財務長葉莎雅(Sharon Yeshaya)週三在財報電話會議中說:「應用方式非常多,我們現在纔剛開始摸索其潛力。」

摩根大通商業與投資銀行共同執行長羅巴(Troy Rohrbaugh)表示,他們已在部分業務導入AI,但強調成效未必能立竿見影。

他週三接受彭博電視訪問時說:「我們一邊投入資源、一邊開始看到一些成果,但真正的大收穫恐怕還要等未來。」

Evercore創辦人 Roger Altman本週接受彭博電視訪問時表示,網路泡沫時期的情況和當前AI投資熱潮無法相提並論。與當年主要參與者不同,如今投入AI的多是規模龐大、實力雄厚且高度獲利的企業,例如Meta和亞馬遜(Amazon)。

他說:「這是最大的差別。當年的網路泡沫涉及無數根本撐不下去的公司。」不過,他也提醒,市場不可能「無止境地一路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