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麗華:2025年AI投融資將呈現應用拓展等演變趨勢

中新經緯4月20日電 題:2025年AI投融資將呈現應用拓展等演變趨勢

作者 鄧麗華 中國電信研究院戰略發展研究所一級分析師

在全球融資緊縮的背景下,受益於大模型發展,全球人工智能領域融資佔全行業融資比例持續上升,從2022年的4.5%上升至2024年上半年的12.1%。進入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人工智能領域融資額大幅增長,國內人工智能領域融資繼續保持活躍,並呈現出三大發展趨勢。

第一,國資成爲AI產業發展的重要驅動力。AI技術層企業因涉及基礎技術開發,具有長週期屬性,相比應用層更難滿足資本快速商業變現需求。但國資系基金作爲耐心資本,風險承受能力更強,2025年以來北京、浙江、江蘇、廣東等地國資深度參與AI技術層投資,注重核心技術自主可控以及AI技術賦能本地優勢產業的協同帶動作用。

在數字經濟背景下,“國有資本+產業資源+AI技術”的戰略協同有望成爲科技創新領域的合作常態。中央企業創業投資基金被引導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以具備硬科技實力的種子期、初創期、成長期的科技創新企業爲主要投資標的,這與AI技術層企業的特點高度契合,能夠推動AI技術與產業資源的深度融合,加速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創新發展。

第二,中國芯片技術突破和大模型技術創新引發算力需求持續增長。隨着中國在芯片研發領域投資力度加大,高端芯片研發以及先進製程芯片製造技術取得突破,被壓制的算力需求逐漸釋放。同時,DeepSeek開源模型高性能、低成本的優勢降低了大模型技術應用門檻,將有效擴大算力市場需求,頭部大模型廠商已經開始加大算力投入。

第三,應用層面新興的AI技術將持續推動行業創新。中美兩國都對自動駕駛和無人設備賽道非常重視。除此之外,中國更熱衷於醫療健康和機器人賽道,美國則更偏好安全服務和編程及開發領域,這反映出兩國在AI應用領域的不同側重和發展路徑。但總的來看,隨着AI技術不斷髮展演進,智能體等技術創新將推動各行業應用創新,在交通、製造業、醫療、安全等高確定性賽道形成新的商業模式和業態。(中新經緯APP)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責任編輯:孫慶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