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徵港口費 華泰證券:陸航運業被徵收幅度高於美方

美中14日起相互徵收港口費,華泰證券研報指出,中長期角度,由於大陸在船公司國籍與造船國比重上皆遠高於美國,因此在中美博弈中,中方航運業被徵收幅度高於美方。圖爲4月15日停泊在加州長灘港的中遠海運貨櫃輪。(美聯社)

美中14日起相互徵收港口費,華泰證券研報指出,短期看,船公司或重新調配全球船舶部署和港口掛靠,以減少相關成本,將造成供應鏈擾動,推升運價。中長期角度,由於大陸在船公司國籍與造船國比重上皆遠高於美國,因此在中美博弈中,中方航運業被徵收幅度高於美方。

美國對大陸海事、物流及造船業301調查後的徵費措施自10月14日起正式上路,大陸同日對美國船舶收取特別港務費進行反制,收費標準與美方政策基本一致。

據財聯社報導,華泰證券指出,從貿易流向區分,大陸油運、散貨公司掛靠美國港口比例較小,相對受益;大陸集運公司掛靠美國港口比例大,被徵收幅度高於油運、散裝及海外同行,相對受損。而美籍油運、散貨公司掛靠大陸港口比例大,相對受損。因此,集運受美方港口費影響較大,油運、散貨受中方港口費影響較大。

在中美港口費正式開徵後,華泰證券認爲,短期而言,船公司或重新調配全球船舶部署和港口掛靠,以減少相關成本,將造成供應鏈擾動,推升運價。中長期來看,集運方面,因2026年船舶供給增加,加上紅海或恢復通行,可能供給過剩,盈利承壓;油運、散貨方面,由於港口費佔運輸成本比重大,運價或將持續推升。

根據航運服務提供商Clarksons數據,以1.4萬TEU(20呎標準貨櫃)船型爲例,陸籍公司新增港口費約320萬元,大陸造貨櫃船新增港口費約110萬美元,分別對應當前運輸成本比重25%、9%。油運及散貨方面,超大型原油輪每航次新增港口費約520萬美元,對應當前運輸成本比重73%;Capesize散貨船每航次新增港口費約300萬美元,對應當前運輸成本比重162%。

華泰證券並指,中長期角度,按船公司國籍分佈,大陸籍及美國籍運力分別佔全球比重的17%、4%;按造船國分佈,大陸造、美國造運力分別佔全球比重爲23%、4%。因此,在中美雙方博弈中,中方航運業被徵收幅度高於美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