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進擊 AI營收爆發 輪值CEO楊秋瑾預告本季激增逾1.7倍
鴻海AI業務大爆發。聯合報系資料照
鴻海(2317)AI業務大爆發,輪值CEO楊秋瑾昨(14)日於法說會預告,本季AI伺服器業務強勁成長,機櫃出貨將比上季大增三倍,相關營收年增率將由第2季的60%以上,激增至超過1.7倍,第4季續揚,明年還會更好。在AI訂單強勁與傳統旺季效應帶動下,本季整體營運將顯著成長。
相較於其他代工廠本季會有輝達GB200與GB300兩大平臺新舊交替轉換期導致的產品空窗期並拖累營收,楊秋瑾透露,鴻海下一代AI伺服器機櫃生產已經準備好,不會遇到同業的問題,2025年AI伺服器營收將超過兆元。
鴻海法說會重點 圖/經濟日報提供
鴻海昨天股價漲1元、收199.5元,隨法說會報喜,法人看好有助股價重返200元大關之上。
楊秋瑾強調,AI是推動鴻海業績成長的主要動能,鴻海第2季涵蓋AI業務的雲端網路產品營收佔比達41%,首度超越消費智能產品(佔比35%)。
楊秋瑾透露,鴻海第2季AI伺服器機櫃業務出現重大轉折與突破,因良率大幅提升,並透過自動化加速產能擴建,以滿足客戶需求,第3季出貨將季增高達300%,已經準備下一代AI伺服器機櫃的生產,良率提升更加順利,第3季一定強勁成長,第4季持續上揚,不會有空窗期,「安排的非常好」。
市佔率方面,楊秋瑾說,鴻海一直都是主要客戶新產品共同開發夥伴,確保公司能參與下一代,甚至是下下一代新產品開發,「這些客戶每個階段的重要產品,我們都不會缺席」。而且每一次AI伺服器機櫃迭代,不論GPU伺服器或ASIC伺服器,都提供鴻海機會,可以取得新的客戶、新的訂單,預期鴻海在AI伺服器市佔率將持續提升。
她強調,綜觀全球幾大雲端服務供應商(CSP)客戶持續擴大AI業務資本支出,市場反映出的訊號,印證AI不是一時的熱潮,而是一場真正的產業革命,是結構性、長期性的成長趨勢,預期市場對高效能算力的需求,還會持續升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