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三2號機今除役!卓榮泰宣告「無核時代來臨」:迎夏峰也不缺電
▲三2號機除役,象徵臺灣正式進入無核時代。(圖/記者陳明仁攝)
記者閔文昱/綜合報導
核三廠2號機今(17)日下午開始降載、晚間10時解聯、凌晨0時前正式停機,象徵國內最後一座運轉中的核電機組除役。對此,行政院長卓榮泰晚間也在臉書宣佈,臺灣進入「無核時代」,完成階段性目標,並強調即便迎接夏季用電高峰,供電依然穩定無虞,日尖峰備轉容量率預估可達10%以上、夜尖峰亦有7%以上,民衆不需擔心缺電問題。
卓榮泰今晚在臉書發文指出,這是臺灣歷經十餘年能源轉型後的重要成果,回顧2011年福島核災發生後,前總統馬英九即宣佈核一、核二、核三廠不延役、封存核四;接續蔡英文提出「非核家園」政策,如今核三廠2號機走入歷史,臺灣終於完成關鍵轉折,全面告別核電。
對於外界關注的電力是否足以銜接,卓榮泰表示,臺電今年新增裝置容量高達481.3萬瓩,遠超過核三2號機的95.1萬瓩,可實現無縫替代。上半年已完成調度測試的大潭7號機與興達新1號機合計供應逾200萬瓩,下半年還有興達新2號機、臺中新1號機加入,預計再增加260萬瓩。
▲行政院長卓榮泰。(圖/記者屠惠剛攝)
此外,再生能源部分也持續擴展。卓榮泰說,今年將新增約350萬瓩的光電與風電裝置容量,全年發電量預估達323億度,較去年增加61億度,這些都可大幅強化供電韌性,穩定支撐民生與產業用電。
面對環保疑慮,卓榮泰也澄清,核電除役後並不會增加空污,從第一次能源轉型推動以來,臺電火力電廠空污排放量已大幅減少7成,加上再生能源的加入,整體因發電產生的空污已遠低於過去3座核電廠運轉時期。
卓榮泰強調,政府將依總統賴清德提出的「第二次能源轉型」持續前行,推動多元綠能、深度節能、先進儲能及電網強化,並加快發展地熱、小水力等替代能源,目標在2024年底前再生能源佔比達到20%,「穩定供電是政府對人民的承諾,更是臺灣對世界的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