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發改委駐海興縣任家莊村下沉工作隊實幹促振興
本文轉自:人民網-河北頻道
謀實招、辦實事、興實業
河北省發改委駐海興縣任家莊村下沉工作隊實幹促振興
日前,河北省海興縣香坊鄉任家莊村漁網產業集體加工廠內,機器的嗡鳴裹挾着絲線穿梭的細微聲響,4臺全自動漁網加工設備如列陣的銀灰色長龍高速運轉。一張張疏密均勻的漁網正順着傳送帶緩緩鋪開。這裡漁網年產量達200噸,每年爲村集體增收12萬元,並實現了20餘名村民在家門口就業。
“以前在家手工織網,一天只能織10張網,一個月收入不到800元。現在機器自動織,我負責巡檢,月工資能到4000元,還不耽誤照顧老人和孩子。”42歲的任家莊村村民孫桂雙說。
據海興縣香坊鄉任家莊村黨支部書記任永剛介紹,任家莊村有30多年的漁網加工歷史,但長期以來停留在“家庭小作坊”模式,全村20多家加工戶各自分散經營。
“既然有傳統優勢,就該把產業做大做強!”2024年1月,河北省發改委駐海興縣任家莊村下沉工作隊第一書記馬太山和隊員王新明、趙學佳走訪瞭解後,下定決心要爲任家莊趟出一條致富路。
工作隊聯合任家莊村“兩委”召開了3次加工戶座談會,發現最大的痛點是“缺設備、缺訂單、缺場地”。於是,馬太山帶着隊員聯合鄉黨委積極謀劃產業項目,成功爭取到245萬元鄉村振興項目資金,購置了4臺全自動漁網加工設備,在村東頭成立漁網產業集體加工廠。工作隊還幫忙對接周邊的漁業公司,簽訂長期供貨協議。2024年年底,任家莊村村集體經濟收入就達到36萬元,同比增長261%,產業發展駛入了“快車道”。
村集體經濟壯大了,村“兩委”班子爲民辦實事的腰桿子也就挺起來了。去年,冬小麥返青時,工作隊組織溝渠清淤,確保近萬畝小麥灌溉,爭取了30萬元修閘涵,解決“用水難”。爲了方便羣衆就醫,工作隊聯繫了滄州市人民醫院前來義診,併爲村衛生室添置了心電圖機、血壓儀等設備,選配3名健康管理員,建立健康檔案,實現“小病不出村”。
近年來,工作隊還爭取了235萬元推進村莊基礎設施建設:硬化道路600米,將坑窪不平的舊村道變成平整的水泥路;鋪設排水管道200米,解決雨季積水內澇問題;安裝太陽能路燈116盞,照亮村民夜間出行路;修繕村民活動廣場2處,打造全村的“文體活動中心”。如今,村內路平燈亮、溝渠整潔,村民茶餘飯後有了休閒好去處,幸福感寫在每個人的笑臉上。“我們村一年一個新變化,我們都覺得有幹勁兒。”村民高進柱說。
今年5月,任家莊村再傳捷報——總投資554萬元的鄉村振興基礎設施項目正式獲批。“項目早一天完工,羣衆就早一天受益。”馬太山帶着隊員與時間賽跑,白天盯進度、晚上核方案,全力確保設計圖上的每一處細節都精準轉化爲建設成果。項目建成後,村莊道路、排水、照明設施將全面提質升級,讓村民交通出行和生產經營更加便利,幸福指數進一步提升。
如今的任家莊村,漁網加工車間機器轟鳴,新修村道上孩童嬉戲,黨羣服務中心內議事熱烈……這個曾經的後進村,在工作隊和村“兩委”班子四百多個日夜的努力中,煥發出勃勃生機。(魯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