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曲周:甜葉菊種出“甜蜜經濟”
“俺去年種了10畝甜葉菊,扣除成本後純利潤5萬多元,比種玉米強多了。”近日,河北省曲周縣南里嶽鎮馬蘭村農民秦永奎駕駛着滿載甜菊的運輸車,駛向曲周縣城的晨光生物科技集團收購處,話語裡滿是豐收的喜悅。
龍頭企業託底 讓農戶種得踏實
曲周縣與晨光生物科技集團攜手,搭起“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種植戶”的合作框架,給農戶吃下“定心丸”。企業不僅提供優質種苗,還與農戶簽訂保底價收購協議,從源頭解決“賣難”顧慮。今年,曲周鎮嶽莊、牛莊等10多個村已有千餘農戶加入,種植面積3000多畝。南里嶽鎮率先試種時,農戶發現一畝甜葉菊純利是玉米的3倍多,實實在在的收益讓更多人動了心,農戶紛紛加入種植隊伍。
政府精準發力 爲產業搭臺鋪路
曲周縣制定《甜葉菊產業發展五年規劃》,從政策層面爲產業畫好成長路線圖。資金支持上,通過項目資金在槐橋鎮西漳頭村建百畝核心方試驗新品種,在嶽莊村建穴盤育苗基地和標準化種植基地,讓技術有了“試驗田”。針對甜葉菊收穫期與雨季重疊的問題,縣裡引導農戶參加特色種植保險,政府承擔主要保費,爲農戶撐起“防護傘”。推廣“棉花—甜葉菊”間作模式時,每畝補貼1000元,調動起農戶嘗試新法種植的熱情。
科技紮根田間 助產量品質雙升
該縣農業農村局安排農業專家駐村指導甜葉菊種植,從育苗、移栽到採收,全程手把手教技術。中國農業大學在嶽莊村建起“甜葉菊科技小院”,師生們把實驗室搬進村頭,試種新品種、改良種植技術,讓核心區畝產提升三成。這些科技力量像給土地“加了料”,讓甜葉菊不僅種得廣,更長得好。
如今,在龍頭帶動、政策扶持、科技賦能的三重驅動下,曲周縣甜葉菊種植面積從去年的8000畝躍升至2萬畝,帶動4000餘戶農民增收。從傳統種植到特色產業崛起,這株小小的甜葉菊,正爲曲周鋪就一條鄉村振興的“甜蜜路”。(谷懷平、李衛國、楊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