捍衛臺海逾50年 F-5E/F戰機六月底除役

空軍F-5E/F戰機服役超過50年,目前仍維持少數RF-5E偵照機(如圖)及F-5F雙座戰鬥教練機執行任務。記者李人嶽/攝影

空軍官員證實,空軍現役RF-5E偵照機及F-5F雙座戰鬥教練機即將除役,空軍預計6月底、7月初舉辦除役典禮,儀式細節仍在規劃中。這也是F-5E戰機家族服役超過50年後,最後告別臺灣的天空。

F-5E/F「虎2式」戰鬥機是空軍從民國60到80年代中期以前的主力機種,國軍全盛時期同時編裝空軍5個聯隊15箇中隊。二代機服役後逐步退至第二線,民國112年11月由AJT勇鷹高教機接替在臺東志航基地的部訓任務,目前僅剩花蓮基地仍維持RF-5E偵照機型能量及支援的F-5F。

國防部長顧立雄近期接受媒體專訪指出,凡是不符合作戰需求、使用效益不彰、修復成本過高、逾壽期等裝備,都要有決心及魄力去淘汰,2025年至2029年的汰除計劃,包括CM12戰車、牽引砲等1800餘項,共25萬餘件的汰除項目。

相關官員表示,對於各項武器裝備,須檢討機齡、裝備是否過時,並且評估是否仍還要繼續維持?目前F-5型機預計6月底、7月初舉辦除役典禮,不過屆時尚有軍校聯合畢業典禮、愛國教育等重大活動,確切除役典禮時間及方式仍在規劃中,尚未定案。

F-5E/F爲美國諾斯洛浦公司在1970年代推出的輕型多功能戰機,中華民國在民國62年與美國簽訂「虎安計劃」授權生產,至民國75年12月全案結束爲止,共生產242架F-5E和66架F-5F,合計308架F-5E/F,其中有7架在1990年代修改爲RF-5E偵察機。

國軍與美國合作生產的首架F-5E於民國63年10月出廠,命名爲中正號,此後成爲空軍數量最多的主力戰機,也開啓超過50年的服役歷史,據統計,到民國111年已執行超過13萬8000架次作戰任務,在我國空軍有其不可抹滅的地位,尤其84-85年臺海飛彈危機期間,正值F-104機服役末期及二代機成軍前的青黃不接階段,F-5型機承接沉重的空防任務,平安度過823砲戰後,臺海局勢最緊張的危機時刻。

F-5E/F戰機在臺服役超過50年,是空軍服役時間最久的戰鬥機,不但培養出無數空軍戰鬥機飛行員,也是國內好幾個世代航空、軍事迷最熟悉、最充滿共同回憶的戰鬥機之一。民國67年底美國宣佈與我國斷交,國內各界發起「自強愛國捐款運動」,空軍「自強中隊」漆繪梅花隊徽的F-5E戰機成爲當年的焦點。

民國75年電影「捍衛戰士」熱銷全球,空軍「假想敵中隊」的資訊也逐漸公開,F-5E採用模擬中共米格機塗裝的銀色與叢林迷彩漆飾,並仿效米格機將機號改以大紅數字漆於機首兩側,機尾則有「瞄準米格機」的隊徽,使「志航基地、假想敵中隊與F-5E戰機」從此成爲空軍的最佳代名詞。

空軍「假想敵中隊」的F-5戰機採用模擬中共米格機塗裝,將機號改以大紅數字漆於機首兩側,機尾則有「瞄準米格機」的隊徽,使「志航基地、假想敵中隊與F-5戰機」成爲空軍的最佳代名詞。記者黃義書/攝影

空軍F-5E/F戰機服役超過50年,預計6月底、7月初正式除役。圖爲107年國軍春節加強戰備演練,志航基地F-5E/F型戰機模擬緊急起飛,展現平時紮實的訓練成果。記者黃義書/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