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自貿港12/18正式封關 企業「零關稅」最受益

海南自貿港全島封關運作倒計時多面向觀察成型起勢。圖爲海南洋浦國際貨櫃碼頭。(新華社)

海南自貿港稅制體系初步建立封關後企業受益將最明顯。圖爲10月1日顧客在海南海口海控全球精品免稅城選購化妝品。(中新網)

中新網15日報導,大陸海南省財政廳黨組書記、廳長蔡強15日在中外記者見面會表示,海南自貿港稅制體系已初步建立,封關後企業獲利最直接、受益最明顯就是稅收政策。

《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提出,按照零關稅、低稅率、簡稅制、強法治、分階段原則,逐步建立與高水準自由貿易港相適應稅收制度。蔡強說,現階段,以「『零關稅』暢通貿易、『低稅率』撬動增長」爲特點的海南自貿港稅制體系已初步建立。

全島封關運作是海南自貿港建設的標誌性工程,今年12月18日將正式啓動。在蔡強看來,從財稅工作角度來說,封關後企業獲利最直接、受益最明顯的就是稅收政策。

一方面,「零關稅」水準大幅提升。「零關稅」商品範圍由1900個稅目擴大至約6600個稅目,佔商品稅目的比例由21%提升到74%,享惠主體範圍明顯擴大,基本覆蓋島內有實際進口需求相關主體,這是主動與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接軌的關鍵一步。

另一方面,「低稅率」政策延續實施。鼓勵類產業企業減按15%徵收企業所得稅,高端緊缺人才個人所得稅實際稅負超過15%予以免徵,旅遊業、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企業新增境外直接投資所得免徵企業所得稅,新購置資產一次性扣除或加速折舊和攤銷政策,均延續實施至2027年底。

此外,銷售稅等「簡稅制」改革研究工作有序推進,將適時測試實施。蔡強指出,這些政策相互銜接、協同發力,可有效降低企業成本,精準賦能海南特色重點產業,加速構建具有海南特色和優勢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具體來看,「零關稅」政策方面,對進口設備企業來說,目前設備進口關稅稅率大多在5%-10%之間,進口環節增值稅稅率大多爲13%,而企業「零關稅」進口相關設備,在進口環節大約可以節省約20%的成本。

蔡強表示,對進口原材料開展加工內銷業務的企業來說,可在享受「零關稅」政策基礎上,疊加享受加工增值貨物內銷免關稅政策。

「低稅率」政策方面,企業所得稅15%優惠政策覆蓋生物醫藥、海上風電、專用汽車製造、綠色建材生產等超過1100個產業條目;新增境外直接投資所得免稅政策涵蓋旅遊業、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3大產業。個人所得稅15%優惠,未作行業限制,所有行業高端緊缺人才均可享受。

「自貿港的稅收政策並非單一環節的優惠,而是貫穿企業設立、研發、營運、擴張各階段,多層次、全覆蓋的稅收政策體系。」蔡強說。

蔡強認爲,這一系列稅收政策的實施,形成了「政策引導—投資集聚—產業升級—人才流入」良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