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在宅急症照護應有配套(蔡明忠)

醫院牀位不足,急診壅塞吵得沸沸揚揚,健保署因此提前宣佈在宅擴大急症照護試辦計劃。(趙雙傑攝)

護理人力不足,各醫院關了不少牀,原本不易排到的病牀,更是一牀難求。爲改善此一問題,健保署去年7月提出在宅急症照護試辦計劃,主要針對肺炎、尿路感染等需住院接受抗生素治療病患;最近爲了因應急診壅塞,健保署擬擴大照護對象,考慮將居家安寧、洗腎及呼吸衰竭等病患也納入。然而,試辦計劃截至去年底,僅有1200多人次參與,顯然民衆參與並不踊躍,健保署應找出參與計劃不踊躍的原因,擴大試辦對象對象更應謹慎,以免收不到試辦效果。

臺灣65歲以上人口高達20%,今年邁入超高齡社會,高齡者慢性疾病照護需求高,不僅醫療資源吃緊,醫院牀位更是不足,健保署推出在宅急症照護試辦計劃,希望能紓緩醫院牀位不足的問題,同時也可避免院內感染的發生。健保署全國共覈定162個照護小組可提供在宅急症照護試辦計劃服務,但僅1200多人次參與,其中的原因爲何呢?

事實上,宅急症照護試辦計劃對於都會區病患來說,因就醫方便較少會接受在宅急症照護,但相反的,對於交通不便的偏鄉,卻是一大幫忙。同樣的試辦計劃因需求不同,效果也會因地而異,健保署應進一步思考,宅急症照護試辦計劃分區實行的可行性,至少針對偏鄉及都會區不同需求,提出不同的誘因及照護方案,以提高在宅急症照護的利用率。

另不少商業保險需住院纔給付,在宅醫療由於病患未住院,無法拿到理賠,也恐影響病患參加意願,在推廣在宅醫療的同時,保險理賠的搭配問題,跨不同部會,中央亦應出面協調。

醫院牀位不足,急診壅塞吵得沸沸揚揚,健保署因此提前宣佈在宅擴大急症照護試辦計劃,包括居家安寧、心衰竭、呼吸衰竭、其他感染症、慢性肺病等,以及醫界建議納入洗腎、化療與靜脈營養注射等患者,都在研議範圍內。此次擴大的對象不可謂不大,而每個納入照護對象都有不同的軟硬體需求,以洗腎來說,不僅只有健保給付的耗材,還有洗腎機的租賃及維護問題,費用由誰來負擔等,都是要先去設想考量到的,將每個環節做好準備,才能讓擴大試辦坐收擴大之效。(作者爲國民黨醫療委員會主委、前彰化醫師公會理事長)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