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臺灣「至暗時刻」 不會執政就不要執政(須予謙)
當賴清德把眼光放在2028連任,背棄對勞工、司法正義、能源轉型、經濟發展的承諾,國民黨團以負責任的角色,推動「還假於民」、「核電延役」、「妨害司法公正」等三項重要法案,就是最佳的行動象徵。(資料照)
美國與中國大陸的貿易代表,12日在瑞士達成協議。美國對中國大陸暫停實施115%對等關稅、從125%降低到10%,甚至比臺灣的32%還要低。談判過程,美中雙方皆堅持己方底線,並強調持續對話、溝通的重要性。川習很快就可能通話,美中也即將安排領袖峰會。
國民黨從4月開始,除了提醒政府應該準備好針對貿易戰、關稅戰應對措施,降低企業和國人受到的經濟衝擊。在野黨人士也反覆提醒執政黨,儘管美中臺面上針鋒相對,但最終目的始終不是「開戰」,而是爲了「對話」,取得共識並解決問題。
任何國家都是以自己的國家利益爲主。國民黨長期執政,帶領中華民國走過抗戰與冷戰,我們非常清楚中華民國的國家利益,只有臺灣人自己纔會珍惜、纔會守護。這正是爲什麼,當民進黨發動大罷免擾亂臺灣內政,國民黨始終堅持在立法院議場、在各個委員會推動重要民生法案。
當賴清德把眼光放在2028連任,背棄對勞工、司法正義、能源轉型、經濟發展的承諾,國民黨團以負責任的角色,爲臺灣人民拚盡全力。過去這一個禮拜以來,國民黨立法院黨團成功推動「還假於民」、「核電延役」、「妨害司法公正」等三項重要法案,就是最佳的行動象徵。
這更是爲什麼本週國民黨夏立言副主席率團訪問歐洲,參加「哥本哈根民主高峰會」和「國際民主聯盟」(International Democracy Union, IDU)年會。IDU的官方社羣媒體上,國民黨代表的就是Republic of China。因此,國民黨更有義務向美國共和黨、德國基民盟、英國保守黨、韓國國民力量、歐洲人民黨等政黨盟友代表,表達臺灣主流民意守護民主、反對破壞區域現狀的任何作法。
臺灣政治現況再怎麼烏雲密佈,只要領導者心中有人民,任何政黨就不能只看政治,就不能爲了對抗而對抗、爲了戰鬥而戰鬥。一些外國媒體朋友說,民進黨對外宣傳:「發動大罷免是爲了促進朝野合作」、「唯有掌握立院多數才能確保臺灣政局穩定」。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若民進黨持續否定2024大選結果,繼續堅持「不完全執政就不會執政」,就算賴政府再怎麼用意識形態博取理念相同國家的口頭支持,都無法掩蓋民進黨內政無能的事實,遲早會被外國友人看穿。
最後,我要引用英國首相邱吉爾1940年5月19日在BBC發表的演說的一句話:只要戰鬥到最後,結局一定是光榮的。在這臺灣民主最黑暗的時刻,在野黨面對大罷免堅定反抗,就是至暗時刻的一盞燈。這盞燈絕不會被任何外力吹熄,絕不會被威權化的陰影掩蓋。
(作者爲國民黨國際事務部助理主任)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