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缺了美國 全球貿易牌局不會散(鄭清和)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11日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會見來訪的西班牙首相桑切斯。(新華社)
自4月初以來,一系列打擊面廣、反覆多變的「川普關稅」攪動世界貿易格局,各國既爲暫緩的「對等關稅」擔驚受怕,還要在中美掰腕愈來愈烈的形勢下盤算新生存空間。新加坡前總理李顯龍近期一句「過去依賴的穩定的外部環境不復存在」,令多少國家心有慼慼。
目前,美國對貿易伙伴設立10%的最低基準關稅,對華關稅已經飆至245%,中美貿易實質性脫鉤。美國商務部當地時間4月15日還祭出最新「晶片限令」,欲阻斷輝達唯一被許可對華出口的H20晶片,對華高科技出口「鐵幕」越築越厚。
這情形就像:世界各國圍着牌桌打牌,美國仗着自身塊大力壯,隨意改變遊戲規則,不按常理出牌,挑戰世界多邊貿易體制和國際貿易秩序,想再攢一個自己說了算、能任性碾壓任何玩家尤其中國的新牌局。歷經20余天纏鬥,被動捲入華盛頓這場關稅攻勢的各國發現:全球貿易牌局並非缺了美國就玩不轉了,新的貿易連結反倒得到發掘和強化。
一些國家正從中美關稅較量中「撿漏」,覓得新貿易商機。大豆等農產品是2024年美國出口至中國最多的商品之一,在當前關稅戰背景下,美國農產品留下的關稅缺口由誰填補?巴西抓住了這波機會。近日,藉助第十五屆金磚國家農業部長會議契機,巴中就大豆和牛肉出口事宜進行磋商。據報,4月早些時候,中國進口商已着手大規模採購巴西大豆,數百萬噸的採購量足以令美國豆農萬分沮喪。可以預見,更多「平替產品」會取代美國貨,南非的葡萄酒、巴西的牛肉、德國與日本的汽車零部件……
作爲全球關稅變局以來首個訪華的歐盟國家領導人,西班牙首相桑切斯4月分頂着華盛頓威脅完成此訪,成果也是滿滿。一方面,中西形成共識將深化貿易、投資、科技創新、綠色能源等領域互利合作,意味着兩國電動汽車、新能源領域的互利合作加速,助力奇瑞汽車、寧德時代等多個西班牙投資項目推進。另一方面,在中國宣佈適度減少美國大片進口的背景下,中西簽署電影合作備忘錄,西班牙電影與全球第二大電影市場建立更深聯結。
西班牙的對華姿態,一定程度上也是歐盟對華姿態的體現。在烏克蘭問題、關稅問題接連遭遇美國背刺後,歐盟的「血脈覺醒」顯露端倪,不僅是姿態層面的,也是行動層面的。中歐雙方最近已就電動汽車價格承諾談判展開接觸,討論以限價方式取代歐盟去年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徵關稅的方案。可以說,川普的關稅亂拳客觀上促進了中歐走近。非常時期,更多地視中國爲「戰略伙伴」還是「競爭對手」?歐盟正在進行新的平衡。
「非美經濟體(美國之外)」之間相互靠攏的趨勢超乎想像。4月14日至18日,習近平出訪東協三國,與越南、馬來西亞、柬埔寨這3個東南亞國家開展深度互動:三份雙邊聯合聲明均白紙黑字地反對肆意加徵關稅等貿易限制,以一摞摞合作文本開展務實合作。中越鐵路合作機制啓動、中馬加強半導體等產供鏈協同配合、符合條件的柬方商業銀行可加入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這些似意有所指的舉措表明,退回到以強凌弱、鄰爲壑的時代是不可能的。
各國當然不是想完全撇開美國、搞一個「非美貿易圈」,慮及美國作爲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的貿易體量、科技實力和金融話語權,想繞開它還是不現實的。但是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裡。各國在推進與美國談判、尋求利益最大化關稅方案的同時,也在進行貿易伙伴與渠道的多元化佈局,強健「非美玩家」之間的貿易血管,提升自己的貿易主動權和貿易安全,亦維護全球產供鏈安全。
有的領域可找到替代,那麼像半導體、晶片等比較依賴美國的領域呢?前幾天,面對美晶片限制新政,美國晶片巨頭輝達CEO黃仁勳緊急訪問中國大陸,希望在「政治合規」的前提下探索與中國市場迂迴合作的方法,否則隨着中國高科技企業崛起和晶片國產化勢頭,輝達將失去中國這個大客戶和良好的產業生態。
如此看來,美國貿易技術壁壘困住了美國高科技企業的商業命門和半導體產業的進化速度,而中國依舊在牌桌上以自己的節奏打牌。探索中國巴西航空合作可能性、推動金磚國家技術標準互認……正所謂,變則通,通則達。畢竟,只要有默契,180多個國家和地區手裡所擁有的牌,不會比美國一家拿着的牌少。(作者爲大陸資深時政評論員)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