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城鎮韌性演習招戰引禍(鄭博文)

漢光演習持續進行,本週起全國各縣市配合實施「城鎮韌性演習」,進行避難演練。(資料照)

賴總統爲落實其打造韌性社會,強推城鎮韌性演習,從7月15日到7月18日4天在全臺演練,執行的內容類似美國民防動員,而這一套措施在俄烏戰爭發生前,烏克蘭將其引入並落實推動,的確讓俄羅斯軍隊進入烏克蘭城鎮中,遭受更大抵抗,成功地消耗俄羅斯軍力,代價是烏克蘭軍民死傷更慘重,家園被毀損更嚴重,戰後重建經費更加龐大,因此從烏克蘭的戰爭慘劇中,賴政府應該要拒絕美國這種刺蝟城鎮防衛戰。

講實在話城鎮韌性演習基本上是過往萬安演習的升級版,民衆基本上是被要求躲警報,疏散到各大樓或公共場所地下室,較特殊的是此次演習有將全聯與四大便利超商納入演練未來物資配送,但這項新特色個人認爲是賴政府抓錯重點,而應演練物資配給站設立與操作物資配給系統作業,否則一旦戰火發生,全聯與四大便利超商也可能無法運作,民衆可能是有錢買不到物資,甚至無法和平日一樣煮三餐,發生戰事的城鎮,人人都是難民,照顧民衆三餐,政府是責無旁貸,難民收容中心設立,同時也是物資發放中心,個人認爲賴政府的城鎮韌性演習不夠周全,一旦有戰事發生,民衆會因物資取得起衝突。

賴政府的城鎮韌性演習可能來自中國大陸不斷的軍機或艦艇繞臺引發的危機意識,但賴總統與民進黨政府有無思考,馬英九總統主政8年中國大陸有軍機或艦艇繞臺舉動嗎?中國大陸不斷的軍機或艦艇繞臺是從蔡英文主政,不願遵循馬政府時代的兩岸政策,違反兩岸同屬一箇中國原則,激怒中國大陸,讓兩岸原本和平氣氛演變成軍事對立,回覆到823砲戰後到結束動員戡亂時期間的軍事對抗氣氛,讓民衆處於戰爭恐懼氣氛中。

城鎮韌性演習是想定倘若發生戰事,民衆按部就班就緒,就可減少傷亡,看似賴政府很慈悲處處爲民衆事前設想,但對照世界上目前幾個地方的戰事:俄烏戰爭、迦薩走廊戰爭、以伊空戰,都採用飛彈或火箭砲或無人機攻擊,城鎮韌性演習是無用之物,美國要將臺灣打造成刺蝟之島,從目前發生的新型戰事根本上是錯誤的,因此陸域埋地雷、海域布水雷,傷人也傷己,只會增加臺灣軍民傷亡,就可以看到賴政府殘酷無情,一如烏克蘭澤倫斯基只想確保自己的政權。

孫子兵法•謀攻篇提到「上兵伐謀」,就明示兩岸的軍事可能衝突,是可透過謀略來化解,城鎮韌性演習備戰屬下下之策,因此個人由衷希望賴總統能懸崖勒馬修正自己的兩岸政策與歷史觀,採行馬政府時代的兩岸政策,多多聽取友中的學者意見,或許可扭轉兩岸緊張關係,一昧地否定兩岸同屬一箇中國,硬推城鎮韌性演習來保臺,個人認爲達不到韌性城市所講的防災減災,反而是招戰引禍。

(作者爲大學退休教師)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