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鯤5年造艦 顧立雄承認太樂觀

國防部長顧立雄(左)、海軍司令部參謀長邱俊榮(右)昨列席立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報告「潛艦國造原型艦海測執行現況」。記者林伯東/攝影

立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昨天針對潛艦國造舉行專案報告。國防部長顧立雄承認,其他新造潛艦國家,第一艘要七年以上,我國當初只設定五年,過度樂觀,不夠理解現實。他強調,仍有信心潛艦可以完成,但需要多一點時間。

臺船希望最慢明年初交艦

顧立雄重申,海鯤號十一月要完成測試並交艦「有相當大挑戰」,若有違約,將每天對臺船計罰約十九萬元。臺船表示,首度打造臺灣潛艦海鯤號,難度超過其他各種造船的船體,甚至遠遠超過戰鬥機,結構非常複雜,國艦國造是國家重大的工作,在品質、安全都做到最好,以安全爲前提,臺船正力拚打造最好的潛艦海鯤號,希望最慢明年初就能如期交艦。

民進黨立委羅美玲質詢,我國當初設定,造第一艘潛艦隻需五年,是否過度樂觀?顧立雄承認確實如此,其他國家若是新造,通常七年以上,有的到十六年,現在回顧當初,的確不夠理解現實,尤其我方國情特殊,遇到很多困難。

國民黨立委馬文君質詢時表示,這幾年在野黨立委關注潛艦,提醒案子可能有問題,就被戴上泄密的紅帽子,但真正暴露最多消息的是前顧問、臺船、國防部。她引述某週刊前年報導,當時前立委趙天麟宣稱,他前往臺船視察時,看到潛望鏡、魚雷管等裝備都已交貨;但事實證明,當時潛望鏡根本還沒到,「到底誰在認知作戰?錯假訊息的來源是誰?」

多部功率較小「船用主機」

馬文君質詢,海鯤艦的主機是否如外傳,是卡車或巴士用的?列席的臺船董事長陳政宏回答,確實是船用主機,但當初受限輸出許可,只能採用多部功率較小主機。

海軍司令任內首倡自制潛艦的立委陳永康表示,如今關鍵是降低風險,安全不能妥協,性能可以檢討,時間要有裕量。他也警告,後面七艘量產艦的建造時程估計,太過樂觀。

國民黨立委徐巧芯質詢,爲測試海鯤艦發射魚雷攻擊目標能力,向美國租借的操雷,期限是何時?海軍參謀長邱俊榮中將說到明年五月,將在「淺水潛航」科目試射。徐巧芯追問,如果海鯤測試進度仍趕不上,該怎麼辦?邱俊榮回答會盡力達成,如果真有困難,將向美方申請租約延長。

此外,空軍參謀長李慶然中將也答覆立委賴士葆指出,我國向美國訂購六十六架F-16C/D Block70戰機,很可能無法在特別預算規定的明年底以前完成交機;屆時因應之道,是辦理預算保留,或請立院延長特別條例年限,空軍都還在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