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生瘋AI?近7%每天使用 採「適度使用」態度

國教院針對九年級學生對新興AI使用進行調查,發現近7成國中生具生成式AI使用經驗。(國教院提供/林縉明臺北傳真)

臺灣教育研究院與中央研究院合作,針對國中學生進行長期追蹤調查研究,近期調查發現,近7成的九年級學生對新興AI技術具有高度認知,每天使用近7%,每週使用1至2次爲最大宗,顯示多數國中學生對生成式AI採取「適度使用」的態度。

因應AI發展迅速,國教院臺灣學生成就長期追蹤評量資料庫(TASAL)與中研院臺灣數位世代青少年的成長曆程追蹤研究(TIGPS)合作,針對九年級學生進行使用AI技術調查,結果顯示,高達94.2%的九年級學生知道什麼是生成式AI,例如ChatGPT,顯示生成式AI在國中學生羣體中已有極高的知名度。

在使用頻率上呈現明顯分化,每天使用: 6.8%(495人)、每週5-6次: 3.9%(285人)、每週3-4次: 12.2%(883人)、每週1-2次: 46%(3,349人),爲最大宗使用羣體,從未使用: 31%(2,254人),結果顯示超過六成的九年級學生有使用經驗,每週使用1至2次爲最大宗,顯示多數國中學生對生成式AI採取「適度使用」的態度。

調查發現,53.2%的九年級學生表示學校老師有教授如何使用生成式AI,主要用途包括寫作業、各國語文翻譯、查資料、製作圖片、影片、學習語言、聊天等,顯示九年級學生已將生成式AI整合到學習與日常生活的多個面向,從學業協助到創意製作都有涉及。另外有46.8%表示沒有,顯示約有一半學校已開始相關教學,但普及率仍需再提升。

國教院表示,此調查結果反映數位原生世代對新興科技的高度接受度,同時也顯示出理性使用的趨勢,已有半數學校着手進行生成式AI教育,應用從學業輔助到創意發揮,學生展現出對AI工具的多面向運用能力,顯示教育體系對此議題重視。值得關注的是,儘管多數學生知道生成式AI,但實際成爲高度使用者的比例相對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