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火線/伸冤記:「好萊塢十君子」的墜跌與平反

▲保羅紐曼主演的《出埃及記》,劇本出自川波手筆。(圖/電影海報)

文/朱錦華

美國衆議院「非美活動調查委員會」(HUAC)對好萊塢發動的「反共獵巫」行動,在1941年11月的「好萊塢十君子案」發生時達到了高潮,但並未結束。接下來更多的影人被資方列入黑名單,失去工作、名譽蒙羞。

名列黑名單「海景第一排」的「十君子」裡,編劇達頓川波(Dalton Trumbo)算是比較幸運的。服刑完畢後,他舉家搬到墨西哥市居住。因爲他太有才,儘管明面上他被禁止工作,但暗地裡在朋友幫助下,他仍然可以使用多個筆名繼續創作。

▲最終獲得公開平反的達頓川波。(圖/公共版權照片)

期間,1953年的《羅馬假期》(Roman Holiday)、1956年的《鐵牛傳》(The Brave One)讓他兩度贏得奧斯卡最佳編劇獎。他寫《鐵牛傳》所用的筆名是勞勃瑞奇(Robert Rich)。因爲是黑名單分子,他並未出席領獎。好萊塢開始盛傳「勞勃瑞奇就是達頓川波」。此事直到1959年他接受電視專訪時,才正式公開承認。

川波的經紀人是英格普里明傑(Ingo Preminger)。1950年代末,他和擔任導演的哥哥奧圖普里明傑(Otto Preminger)籌拍里昂尤里斯(Leon Uris)描述1948年以色列建國故事的《出埃及記》(Exodus,1960)。他兄弟倆決定請川波擔任編劇,並且讓他的真名出現在片頭字幕上!

▲愛德華狄米屈克1944年的黑色電影代表作:《愛人謀殺》。(圖/電影海報)

接着,爲新片《萬夫莫敵》(Spartacus,1960)擔任製片兼主演的寇克道格拉斯(Kirk  Douglas)親自宣佈,該片的編劇是川波 ! 至此,「黑底」的川波不能在業界工作一事,終於獲得徹底平反。

「好萊塢十君子」裡的另一名「大咖」:導演愛德華狄米屈克(Edward Dmytryk),卻是命運多舛。1944至1945年間,他曾短暫加入過共產黨。在前同志的勸說下,他跟其他「九君子」一起公開拒絕到HUAC作證。爲此他因爲獨犯「蔑視國會罪」被判入獄。

▲命運多多舛的愛德華狄米屈克。(圖/公共版權照片)

但他逃到了英國,並且在那裡拍片。直到他的美國護照過期後,他被迫返回美國。他在西維吉尼亞州的一座監獄裡服刑4個月又17天后,終於服軟。1951年4月25日,他出席了HUAC的聽證會、回答了所有問題。最要重的是:他供出了當年的同志黨員名單;其中包括7名導演和另外15人。而他的證詞對其餘「九君子」提出的訴訟案,亦不免造成傷害。

愛德華狄米屈克的悲劇,印證了存在主義作家卡繆(Albert Camus)在談西班牙內戰時所說的話:「正是在西班牙,讓我們這一代人瞭解到就算你是正確的、也會被擊敗。武力可以戰勝精神。有時候,勇氣並不會獲得報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