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車末日危機?若進口車關稅砍至零 專家:臺灣恐步澳洲悲劇
美國對等關稅衝擊車市的影響浮現。圖/本報資料照片
美國對臺灣對等關稅稅率20%已正式上路,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日前透露,與美方的談判已觸及美國車進口等議題,外界關注,臺灣是否可能爲了爭取更低稅率,而全面開放美國車進口零關稅或低關稅。但此舉一旦落實,恐對國產車市場造成重大沖擊。
《商業週刊》總主筆呂國禎在《Catch 大錢潮》節目中指出,若美製進口車享有零關稅優惠,其他國家車廠勢必要求比照辦理,將對本土車市形成巨大壓力,他甚至直言,臺灣車市未來可能走向「澳洲化」。車輛工業同業公會同樣示警,臺灣可能重蹈澳洲覆轍,導致汽車供應鏈崩解。
呂國禎回顧,澳洲在1950至1980年代間,政府透過補貼與高關稅保護本土車廠;1980至1990年代則逐步減少關稅與補貼,並引導廠商整並提升效率;進入2000年後,澳洲走向自由競爭,進口車關稅逐年降至5%,並在簽署自由貿易協定(FTA)後實現零關稅,最終,2017年澳洲所有本土整車廠關閉,市場完全依賴進口。
呂國禎表示,如今澳洲車市已是「全進口型市場」,國產車全面消失,消費者雖擁有更多選擇,但本土汽車產業卻不復存在。至於臺灣是否會複製這條道路,仍需進一步觀察。
財經專家黃世聰則指出,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已影響車市買氣,許多車商業績受挫,他透露,多家豪華品牌私下進行降價清庫存,而現代汽車(HYUNDAI)臺灣總代理南陽實業更率先開出第一槍,宣佈特定電動車款降價30萬元,幅度近兩成,並限時出清,可能引發市場骨牌效應。他認爲,對有購車需求的消費者而言,目前正是議價的好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