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範涉企行政執法專項行動整治的問題涉案金額3.35億元

根據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今年3月以來,規範涉企執法專項行動在全國範圍內全面推開。5月22日,在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司法部副部長鬍衛列介紹,截至5月21日,工作平臺共彙集各地區各部門問題線索6232條,督促辦理5246條。整治的問題涉案金額3.35億元,爲企業挽回損失9881.35萬元。

梳理形成問題清單,進行自查自糾

據介紹,此次專項行動目標明確,就是聚焦企業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精準監督,加大糾治力度,推進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促進行政執法機關、執法人員依法履職,切實維護企業的合法權益,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專項行動緊盯重點問題、重點領域、重點地區,聚焦糾治四類突出問題:亂收費、亂罰款、亂檢查、亂查封問題;違規異地執法和趨利性執法行爲;執法標準不一致,要求不統一,加重企業負擔的行爲;濫用職權、徇私枉法、該罰不罰、“吃拿卡要”、粗暴執法等違反執法規範要求的行爲。他表示,這些問題涉及面廣、危害性大,企業反映最爲強烈和集中。“此次專項行動能否取得成效,關鍵就在於這些問題能否得到真正地糾治。”

據介紹,目前,各地區、各部門正梳理形成問題清單,進行自查自糾。各領域的查糾積極推進,行政罰款數額總體呈下降趨勢,亂檢查得到有效遏制。下一步將繼續加大對問題查糾整改的監督力度,對執法的突出問題、典型案件,要視情況進行重點督辦或者提級辦理;對糾治不力的地方,將通過約談、通報、曝光等方式推動專項行動取得實效。

胡衛列介紹,行政執法監督,是上級行政機關對下級行政機關的內部層級監督。就此次政府系統開展規範涉企執法專項行動而言,就是要充分運用好法律法規和政策性文件賦予的,包括各級政府、各級司法行政機關,還有政府工作部門的相關監督職能和各項監督手段,加強對執法突出問題的監督,提高監督的精準性、有效性,切實解決執法人員不依法履職,該嚴不嚴、該管不管、該罰不罰等問題。

不合規收費項目,應廢盡廢、應調盡調

市場監管總局市場稽查專員嵇小靈介紹,當前部分領域的亂收費問題仍然存在,一些單位憑藉優勢地位違規收費屢禁不止,部分電子政務平臺隱性收費問題也比較突出,企業對此反映比較強烈。這些問題亟須綜合施策、重拳整治,切實爲企業減負,助力其輕裝上陣。

今年市場監管總局將堅持長短結合、標本兼治,從深化專項行動、強化源頭治理、創新智慧監管、完善長效機制等方面深化整治。嚴查政府部門及下屬單位擅自設立收費項目、超標準收費、轉嫁審批成本等違規行爲;整治行業協會商會利用行政影響力強制收費問題;強化陸路、海運口岸等交通物流領域收費監管;對水電氣暖等行業收費問題開展“回頭看”,確保整改徹底。

全面清理存量涉企收費政策,對不合規收費項目,應廢盡廢、應調盡調,並及時更新收費目錄清單。同時,嚴格開展新政策的合規審查,杜絕違規收費政策“帶病”出臺,從制度層面築牢風險防線,切實維護企業的合法權益。

加快涉企收費監測平臺建設,發揮監測點數據採集的優勢,及時發現潛在風險問題。同時,將強化部門協同,建立問題線索共享和快速處置機制,推動跨領域聯合治理。

積極推動《價格法》的修訂,加快出臺《涉企收費違法違規行爲處理辦法》,明確法律責任、提高違法成本,以制度剛性震懾違規收費行爲,構建常態化的監管法規體系。

深化對執法人員的管理、培訓和監督

司法部行政執法協調監督局局長劉波表示,當前,涉企行政執法當中還是存在着粗暴執法、任性執法和機械執法等問題,這裡有很多是由人的原因導致的,必須強化對執法人員的管理、培訓和監督。

在這次專項行動中,特別強調要把住入口關、能力關、素質關、責任關。加強行政執法人員的資格管理,司法部正在研究制定行政執法人員管理辦法,健全執法人員准入和退出機制,堅決杜絕不具備資格的人去執法。確保執法人員具備與所履行的職責相適應的能力和素質。通過培訓,解決執法人員能力不足、在執法過程中照搬法條和機械執法等問題。

目前,司法部正在研究制定《行政執法行爲規範》,釐清行政執法人員權力邊界和行爲邊界,明確行政執法人員禁止性行爲和紀律要求,有效解決實踐中出現的執法人員濫用職權、徇私枉法和粗暴執法等問題。

在這次專項行動當中,各個地區和部門嚴格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制,對違法或不當實施執法活動的執法人員,依規依紀依法進行處理,特別是對一些濫用職權、徇私枉法、粗暴執法情節嚴重的,依法取消執法資格,該處分的處分,該移送紀檢監察機關或司法機關的,及時進行移送。

專項行動開展以來,一些地方,像江西全省清理了不符合行政執法條件的人員2648人;山東省青島市清理了不符合行政執法條件人員351人。各地已向紀檢監察機關移送了1140條線索,處理相關人員1068人。

新京報記者 陳琳

編輯 張磊 校對 趙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