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民生並傳遞“民聲” 省人大代表建議:重視“低頭族”安全隱患 支持幼兒園開展課後延時服務

心繫民生,當好羣衆“代言人”。省十四屆人大三次會議召開期間,省人大代表們聚焦社會熱點,帶來了不少建議。他們傳遞“民聲”,推開幸福生活之門。針對“低頭族”越來越多,甚至走路騎車時也有人低頭看手機,有代表建議,要加強“低頭族”的監管;針對幼兒園放學時間早,上班族家長無法及時接孩子的社會現象,有代表建議,幼兒園可開展延時服務。文/本報全媒體記者章娜 實習生薑夢

向“低頭族”說“不”

在互聯網時代,手機成爲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馬路上、地鐵上、公交上、高鐵上……隨處可見“低頭族”,且“低頭族”裡面最常見的人羣便是少年及青壯年。省人大代表張芳娥表示,在日常生活中不難發現,走路時、騎行時甚至駕車時,經常可見“低頭族”的身影,特別是一些外賣小哥邊騎車邊搶單,這種低頭看手機的風險、危害不言而喻。

“此類低頭行爲首先對自身有危害,容易引發頸椎病。”張芳娥表示,低頭看手機時還會忽略人流、車流、紅綠燈等動態信息,遇到突發情況來不及避讓,極大地增加了危險係數,容易造成交通事故。

爲此,張芳娥建議有關部門制定相關措施,禁止走路、騎車、駕車時看手機。交警應該加強監管,就像騎電動自行車、摩托車必須戴頭盔一樣,如發現在馬路上或騎車看手機,除了進行思想教育、警告,還可以讓其進行義務站崗。同時,針對外賣小哥,請政府有關部門協調第三方平臺,按照時間、距離、外賣員及客戶的實際需求進行有序自動派單,這樣就不存在搶單的情況,以確保外賣員的人身安全。

幼兒園也需課後延時服務

隨着社會發展,家長工作節奏加快,不少人難以在幼兒園正常放學時段接孩子。省人大代表王麗表示,幼兒園可以推出延時服務,一方面滿足家長需求,解決雙職工家庭接送難題,使其安心工作;另一方面,促進幼兒全面發展。

王麗建議,支持幼兒園開展課後延時服務。“要給予政策支持。可以根據家長自願的原則收取服務費,建議出臺相關政策,將幼兒園開展課後延時服務納入統一管理,支持幼兒園公開透明收費,向家長公示收費項目、標準、用途,開具正規票據,接受相關部門監督,確保資金流向明晰。”王麗表示,還應規範服務內容。延時服務的內容要符合幼兒身心發展特點,可以開展包括遊戲活動、繪本閱讀、簡單手工製作等有益的活動,避免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同時,要確保教師資質、服務設施等符合基本要求。延時服務期間,幼兒園按正常教學要求落實安保、衛生、保健等措施,教師全程陪伴,場地定期巡查,以保障幼兒的安全健康。

放寬對小學生入學年齡的限制

省人大代表康華表示,放寬對小學生入學年齡的苛刻限制,是人民羣衆的迫切需求。爲此,她建議調整我省小學入學年齡截止出生日期,放寬至當年12月31日之前滿6週歲,即9月1日至12月31日出生的孩子,只要孩子的智力發育和自我管理能力達到了入學水平,家長可以自願選擇是否讓孩子入學。

“近年來,湖北、四川、安徽、江蘇、河南等地順應羣衆呼聲,放寬了小學生入學年齡,贏得了羣衆點贊。”康華介紹,如安徽省教育廳已制定了未滿6週歲孩子入學年齡彈性化制度,學校可根據剩餘學位適當接收未滿6週歲孩子入學(12月31日前須年滿6週歲)。由此看來,適當放寬截止出生時間,實行小學入學年齡彈性化,已逐步成爲一種趨勢。

推進消化道腫瘤早期篩查

消化道腫瘤主要包括食管癌、胃癌及結直腸癌,在我國這3類腫瘤均爲常見腫瘤,其發病率及死亡率均居惡性腫瘤前五位。對此,省人大代表祝蔭建議,結合我省具體情況制定消化道腫瘤篩查策略。

“建議社區通過信息化平臺通知45歲至74歲居民進行問卷調查,根據年齡、生活習慣、既往史、家族史等篩選出食管癌、胃癌、結直腸癌高風險人羣。”祝蔭建議,對於篩查出消化道腫瘤高危人羣,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督促其到定點醫院進行胃腸鏡檢查。篩查工作可以先選定幾個社區作爲試點,在此基礎上不斷完善具體實施的流程和制度,促進消化道早癌篩查由社區到縣市,及至全省逐步推廣。同時,建議各地醫保部門設立居民門診胃腸鏡檢查經費,如對篩查出需進行胃腸鏡檢查的高危人羣,胃腸鏡費用可以在居民門診醫保範疇報銷,以此提升公衆進行消化道腫瘤篩查的意願。

老舊小區要改也要“管”

隨着城市化進程的加深,老舊小區改造成爲提升城市形象、改善居民生活環境的重要工程。省人大代表胡迪認爲,許多老舊小區經過改造後,面貌煥然一新,基礎設施得到完善,居住環境得到顯著提升。然而,在改造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的同時,老舊小區改造後的長效管理機制缺失問題日益凸顯,成爲制約改造成果長期保持的關鍵因素。

“建議推動老舊小區成立業主委員會,提高居民參與度,形成居民自治組織。同時,引入專業物業管理公司,確保改造後的小區能夠獲得持續有效的維護和管理。通過業主委員會與物業管理公司的合作,制定合理的物業費標準和收繳機制,提高物業費收繳率,確保物業服務的可持續性。”胡迪建議,政府部門應出臺相關政策,明確老舊小區改造後的維護責任和資金來源,提供必要的政策和資金支持,如稅收優惠、財政補貼等。可以探索建立老舊小區改造和維護的專項基金,用於支持改造後的維護和管理。同時,吸引社會資本參與老舊小區的改造和後續管理工作,如引入社會資本投資小區公共設施的建設、維護和運營,實現共贏。

值班編輯:吳雅琴

值班主任:周豔華

值班編委:鄒文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