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場“代表通道”傳遞民生好聲音
來源:科技日報
“我們將繼續堅持走科技創新的道路,走高端化發展道路,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把最新的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到各個終端上,讓廣大消費者能夠享受科技帶來的美好生活,爲中國式現代化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3月5日,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首場“代表通道”上,全國人大代表、小米集團創始人雷軍分享了他對企業未來發展的規劃。
新能源汽車、智能家電、國產醫療器械……“代表通道”上,多位來自不同行業的代表帶來了科技造福人民生活的最新成果,不斷傳遞民生好聲音。
科技創新塑造美好生活
不久前在德國紐北賽道上,中國製造的小米汽車一舉奪得該賽道“全球最快四門車”桂冠。
這一切何以成爲現實?雷軍表示,過去15年的創業讓他深刻體會到,無論是傳統產業轉型升級,還是培育壯大新興產業,都離不開科技創新。“5年前我們就下決心加大科技創新的力度,進一步投資核心技術。5年過去了,我們大約投了1050億元。”他說,鉅額的研發投資給小米帶來了巨大的變化,2024年全球每7部手機中就有一部是小米,小米已經建成全球最大規模的消費類IoT(物聯網)平臺,創新成果享譽世界、惠及用戶。
技術的創新突破,是中國品牌贏得全球用戶信賴的關鍵。全國人大代表、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周雲傑介紹,創業以來,海爾始終堅持自主創新,不斷突破技術瓶頸,引領中國家電企業在國際標準領域“從0到1”的突破。以冰箱行業爲例,海爾在控氧保鮮、磁控保鮮、可變分流、超高速離心機等關鍵技術領域實現創新,並將創新成果快速轉化至產業鏈,給用戶帶來全新體驗。
目前,海爾在全球建立了十大研發中心,推出了200多項原創科技產品,主導和參與發佈了120項國際標準,在全球範圍內爲行業的技術創新樹立了標杆。
“動心”守護人民生命健康
首次走上“代表通道”的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南京市第一醫院副院長張俊傑是一名心血管病醫生。作爲一名與“心”打交道的醫學工作者,他說“動心”是伴隨他始終的職業體會。
2015年,張俊傑接診了一位外院轉來的82歲高齡的危重心肌梗死患者,他帶領團隊通過兩次微創介入手術,歷時5小時,成功開通了3根病變血管,讓患者成功康復。6年後,該患者再次罹患嚴重的心力衰竭,需要進行換瓣手術。“當時用來置換的瓣膜被國外壟斷,我就決定使用我們團隊研發的國產二尖瓣,通過微創技術,心臟不停跳,成功爲患者修復了瓣膜。今年患者已經92歲了,晚年生活幸福。”張俊傑說,每年他帶領團隊在全國開展300多臺微創心臟瓣膜手術,這是衆多基層醫務工作者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這一重大理念的具體體現。
另一種“動心”是他作爲人大代表的初心。張俊傑介紹,多年來的從醫經歷中他發現,很多患者常常拎着許多沉甸甸的膠片東奔西走,費時費力。針對這一難點痛點,張俊傑暗下決心一定要解決。爲此,張俊傑在去年全國兩會上,便提出了關於進一步推進醫學影像雲膠片平臺應用的建議。該建議得到了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並採取了一系列有效舉措。
“作爲一名心血管病醫生,我把心臟手術中的搭橋和人大代表與人民羣衆的連心橋融合起來。這樣一份初心和動心,激勵着我在醫療技術中不斷突破,追求卓越,爲守護人民的生命健康作出更多的貢獻。”張俊傑說。
“千萬工程”造福千村萬村
“我們用‘千萬工程’換回了綠水青山,又用綠水青山換回了金山銀山。”談及浙江省長興縣新川村的過往,全國人大代表、浙江省長興縣新川村黨委書記張天任感慨萬千。
張天任回憶,在20世紀八九十年代,新川村裡辦起了不少企業。這些高污染的企業讓老百姓富了,但也讓山禿了,水臭了。“2003年,浙江省啓動了‘千萬工程’。我們痛定思痛,決定打生態牌,走生態富民的道路。”張天任說,隨着對環境的不斷整治,新川村舊貌換新顏,綠水青山又回來了。
讓山綠起來,讓水清起來,更要讓老百姓的腰包鼓起來。
近年來新川村一方面踩污染剎車,關停了十多家高污染、高能耗企業;另一方面踩綠色油門,鼓勵村民發展休閒農業、觀光旅遊、特色民宿等產業,積極推動一、二、三產業協調發展,讓老百姓的日子越過越甜。如今,老百姓人均年收入達到了15萬元。
鄉村振興的成果不能只惠及一村兩村,而要造福千村萬村。
“一村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纔是真的富。”張天任表示,近年來,新川村和貴州臺江縣的檯盤村、安徽鳳陽縣的小崗村等多個村結對聯建,着力共同推進鄉村振興,共同發展,共享繁榮。“在我們村的80多家企業裡,也有來自32個民族的1780多位少數民族同胞,實現了高質量就業增收。”張天任說。(記者 李詔宇 都 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