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人大代表熱議糧油生產安全

本報記者 杜 濤

在前不久召開的貴州省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貴州省省長李炳軍作政府工作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時強調,要築牢糧食安全根基,並提出了2025年貴州省糧食生產的目標任務和要求。2025年,貴州省將實施糧油作物大面積單產提升行動,集成推廣良田良種良法良機,力爭糧食單產提升2%左右,完成國家下達的糧食生產目標任務。今年貴州省還將優化糧油儲備佈局和品種結構,進一步提高糧油儲備能力。建好崖州灣國家重點實驗室貴陽糧油作物試驗基地。加強耕地保護提升耕地質量,高質量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力爭新建和改造提升200萬畝以上。

報告裡有關糧食安全工作的內容成爲參加此次會議尤其是來自貴州糧油主產區的人大代表們審議的重點。遵義市是貴州省糧食主產區,遵義市播州區是貴州省糧食生產大縣,先後榮獲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全國農產品質量安全縣等稱號,2024年,該區完成糧食種植面積89.9萬畝、產量25.79萬噸,產值16.22億元;種植油菜36.95萬畝、產量5.51萬噸,產值3.91億元。

貴州省人大代表、播州區區長張紅兵表示,2025年將堅決抓好報告在播州區的落地落實,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守牢糧食安全底線。今年該區將深入開展穩糧增收保供能力提升行動,大力提升作物單產水平,確保單產水稻提升2%、高粱提升5%以上、玉米提升10%以上;將深入開展綠色高效現代產業提升行動,建強以水稻、生豬、辣椒、肉牛等爲主的9條產業鏈;將加強優質農產品品牌創建與保護,持續提升“播州紅”“遵香”等區域公用品牌價值,推進“黔貨出山、遵品入滬、遵品入渝”。今年播州區還將深入開展農業科技賦能深化攻堅提升行動。抓好農業科技創新,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推進數字鄉村建設,加快農業數字化轉型。

據介紹,播州區高度重視糧食安全工作,2024年,通過增加投入、結構調整、設施配套和科技應用,進一步優化各類產業組合模式,多措並舉,最大限度激活增收潛能,推廣“長短結合、高矮搭配、一水兩用、一季多收”等模式,推動重要農產品產能提升。

遵義市綏陽縣是貴州省糧食生產大縣,2024年,該縣完成糧食種植面積87.87萬畝,在遵義市排名第三,糧食總產量26.06萬噸,在遵義市排名第二。貴州省人大代表、綏陽縣縣長曾建祥表示,2025年,綏陽縣將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將“堅決扛牢保障國家糧食安全重任”居於重要位置,確保完成糧食種植面積87.87萬畝、產量26.06萬噸以上。圍繞“1+2+N”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建設高標準農田12萬畝;落實糧食高產示範點180個以上,做好糧油作物大面積單產提升工作,糧食作物單產較2024年提升2%以上;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60%以上;種植“綏陽鋅硒米”3萬畝以上、酒用有機小麥2000畝、有機紅粱10萬畝。

據介紹,2024年,綏陽縣聚焦良種、良技、良法推廣,提升糧油品質、產量。該縣重點開展糧食繁種生產基地建設、聯合育種攻關和商業化育種及市場推廣,2024年主要糧油作物良種覆蓋率達97.5%。該縣還落實基礎性服務糧食示範點126個,總面積4.2萬畝,實施糧食揭榜掛帥榜單40個,積極推進耕、種、管、收“一條龍”機械化作業服務,推進農機裝備智能化應用,2024年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58.27%。

菜籽油是貴州的傳統食用油,油菜是加工菜籽油的主要原料,抓好油菜產業是保障貴州糧油安全的重要民生工作。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長順縣是貴州省油菜種植大縣,也是貴州省油菜良種繁育大縣,爲貴州省油菜產業提供種源保障。貴州省人大列席代表、長順縣縣長令狐昌洪告訴記者,2024年,長順縣油菜種植完成12.5萬畝,排名貴州省前列,2025年,全縣將繼續抓好油菜生產,努力實現單產提升4%—5%,畝增效70—80元,力爭油菜種植完成13萬畝。

據介紹,2024年,長順縣制種油菜種植面積達8654畝,全縣商品油菜種植面積達13萬畝,產量達1.58萬噸,單產達每畝242.58斤,總產值達9460萬元,居貴州省前列。長順縣打造貴州領先的油菜產業集羣高地,推動油菜產業從種子研發、推廣種植到加工銷售的全鏈條發展。該縣成功創建了全國種植業(油菜)“三品一標”基地、貴州省油菜良種繁育基地,獲評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油菜—水稻)標準化生產基地,還成功選育出油研2020、寶油187等含油量超過50%的優質“雙低高產”雜交油菜新品種,其中4個新品種通過國家油菜新品種登記。長順縣強化“雙龍頭”引領油菜產業,大力發展油菜種和油菜籽訂單生產,貴州禾睦福種子有限公司已建成1條每小時10噸的油菜種子包裝生產線,貴州長順桂康糧油有限公司推動年產3萬噸菜籽油生產線投產達產,是目前貴州省濃香壓榨生產規模最大的生產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