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疊加20%!工總喊話40年來最慘烈  提「救急3支箭」

▲美對等關稅重創我出口產業。(示意圖/記者李毓康攝)

記者巫彩蓮/臺北報導

臺灣輸美產業關稅疊加20%,重擊傳統產業!全國工業總會今(12)日表示,雖然是暫時性關稅,但是對產業衝擊甚大,是40多年來處境最慘烈的一次,提出救急3支箭,包括凍漲電價、緩徵碳費、擴大紓困,同時也應穩定匯率,建議匯率至少應再降10%,以抵銷輸美關稅高於主要競爭國的衝擊。

臺灣對等關稅明顯高於日本最高15%關稅,也高於韓國在現有稅率之上再加徵15%關稅的待遇,此次MFN加上20%關稅將削弱臺灣產品價格競爭力,對訂單產生影響,並使供應鏈調整的壓力加劇。

工總指出,資通訊部分產品、扣件、水五金、手工具、模具、汽機車零組件、塑膠製品和工具機等產業將遭受衝擊,這些產業超過9成爲中小企業,因爲家數衆多,就業人口也對臺灣經濟有很多貢獻,因此,更需外界關切。

工總表示,有工具機重要廠商反映,此次衝擊可能更甚於COVID疫情期間,是產業40多年來處境最慘烈的一次。

工總表示,近來新臺幣持續升值,今年多次突破1美元兌29元,升幅顯著高於區域主要競爭貨幣如日圓與韓元。匯率與關稅雙重壓力,使得部分產業已感受到接單遲緩乃至取消的影響。希望政府能在穩定匯率及完善企業風險管理方面扮演積極角色,爲企業提供必要支持。目前美元兌新臺幣匯率雖回到30元區間,建議匯率至少應再降10%,以抵銷輸美關稅高於主要競爭國的衝擊,同時,應設法拓銷與擴大美國以外的其他國家市場。

爲協助企業因應美國加徵關稅及匯率波動的衝擊,工總表示,政府已提出中小微企業多元發展貸款加碼、外銷貸款優惠保證加碼等措施,但此次衝擊範圍大,政府應再增加中小企業信用保證基金的挹注,有充足的信保基金保證能量,發揮資金乘數效果,並放寬或增加銀行對中小企業的融資條件與額度。

此外,工總強調,政府應加大對受衝擊產業的紓困,包括補助企業的員工薪資,降低企業裁員或實施無薪假。同時,應凍漲電價並緩徵碳費,並擴大目前的輔導產業經費,或研擬受損產業紓困做法,並提出更多具體可行的方案或措施,讓企業在這波關稅大風暴中,度過難關,並且有力氣往前邁進,穩住就業併爲國家經濟與產業發展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