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20%…臺灣被川普留校察看 232條款殺傷力更強
市場解讀,臺美都還沒談開放市場議題,對等關稅未來仍有降低空間。圖爲週五臺股一度大跌三百多點,隨後跌勢收斂。記者陳正興/攝影
美國公佈臺灣的對等關稅稅率百分之廿,旅美學者翁履中分析,這代表臺灣是美國貿易伙伴中是唯一「留校察看」的對象,在美國「還會繼續談」的清單上。淡江大學戰略所副教授林穎佑指出,接下來將公佈的「二三二條款」纔是更關鍵的重點。
彭博指出,由於目前半導體和電子產品兩大臺灣關鍵出口產品被豁免徵收關稅,這次關稅調整預期僅涵蓋臺灣一部分產品,限縮了關稅影響。
川普四月二日宣佈「解放日」關稅後,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CBP)四月十一日就發佈公告,列出具體豁免清單,確認智慧手機、個人電腦等電子產品和晶片半導體在內的多項商品免於課徵對等關稅。川普最新的行政命令是調整「對等關稅」部分,也就是臺灣的半導體和電子產品兩大關鍵出口產品並不適用於最新對等關稅,仍在豁免範圍內。
然而,臺灣接下來的重點是面對美國依據一九六二年貿易擴張法「二三二條款」所啓動的半導體產業調查結果。這項調查涉及範圍廣泛,例如矽晶圓等晶片零組件、晶片製造設備及「含有半導體的下游產品」。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七月廿七日曾表示,川普政府將在兩週內公佈半導體進口的國安調查結果;川普在二月曾表示,將對進口晶片課徵百分之廿五的關稅。一旦美國決定對半導體進口課徵高關稅,對臺灣產業將有莫大殺傷力。
另一方面,彭博指出,川普最新行政命令是在發佈之日起七天後生效,代表關稅生效前還有七天緩衝期,爲臺灣進一步與美國談判留出時間窗口。
翁履中指出,以美國前十大貿易伙伴來說,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單純只收到一個對等關稅數字就算結案。臺灣像是美方趕在期限前,因爲還沒談好條件而臨時丟出的數字;這個數字,反映出臺灣還沒有被美國排除於協商之外,而是在美國還會「繼續談的清單」上。
翁履中分析,臺灣出口美國的產品,大多涉及二三二條款國安敏感產業,這代表美方對臺灣的要求不只是稅率問題,而是更深層的供應鏈、軍事合作與地緣政治戰略,甚至還有美中競爭的考量。
林穎佑指出,美方目前尚未公佈其他的貿易條件,接下來將公佈的「二三二條款」半導體關稅結果,牽涉半導體等戰略物資,對臺灣的影響更至關重要,纔是更要關注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