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祭高關稅 學者示警臺灣出口中槍:比大陸更傷
臺灣出口面臨隱憂。(本報資料照片)
中央大學臺灣經濟發展研究中心執行長吳大任認爲,川普政府對臺灣開槍課徵高關稅,衝擊力將大過於對中國大陸。圖/陳碧芬
臺股3日新春開盤,大盤以大跌830點作收,股價重挫的個股明顯集中在與川普政府新祭高關稅有關。中央大學臺灣經濟發展研究中心執行長吳大任表示,加、墨已回擊美國,一旦全球陷入貿易戰,臺灣除了對美國出口晶片將直接被加稅,還有第二層的供應鏈中間材,由臺商賣到越南、印度等東南亞生產基地、再銷售到美國市場,也會因爲美國全面性對課徵關稅也會連帶受到影響,這對以出口爲主的臺灣將受到非常大的影響,這二層關稅加起來,衝擊力道將大過於中國大陸的川普新稅。
吳大任指出,目前臺股的結構、臺灣出口的結構,都是以AI產業爲主,這是川普要從臺灣搶回去的標的,因此實際影響當然會很大,川普有可能對臺灣開徵高關稅的時間會晚一點,這種不確定的時間點對臺股估計會產生更大的後作力,「不排除目前只是民衆對臺股信心下跌的開始。」
國立中央大學臺灣經濟發展研究中心調查114年1月消費者信心指數(CCI)總指數爲72.54點,與上個月比較下降2.07 點,爲連續第4個月下跌;六項分項指標也全部下降,物價水準、投資股票時機、家庭經濟狀況、國內經濟景氣、就業機會等五項分項指標均爲在二點上下的顯著下跌,唯有購買耐久性財貨單項下降0.17點。
其中,反映現實最爲敏感的「未來半年投資股票時機」指標,1月調查爲50.53點,月降幅度2.46點;與去年同期調查結果相較,更是大幅下降8.15點。此項電訪調查時點是1月18日至21日,當時臺股已處於盤整,等待川普上任祭出的新政。
吳大任表示,金融市場本來就容易受到政經情勢影響,川普高關稅是一個重大議題,現在就要注意未來的可能發展。一旦全球陷入貿易戰,臺灣受到的影響非常大,臺灣出口在近二、三年內在GDP佔比上升到65%~70%之間,相較於同爲出口大國的中國大陸,2022年出口佔GDP比重超過47%,2023年降到18%,2024年也差不多18%左右,中國已慢慢轉爲內需爲主的經濟體。因此,當全球貿易戰發生時,其實中國大陸受到的影響相對小。
吳大任進一步指出,臺灣經濟不僅依賴出口越來越高,對美國出口佔總出口量近年來更是節節升高,2018年約15%,2024年已經超過23%,就出口金額論,疫情前400多億美元左右,現在已破1000億美元,對美順差自100多億美元升高到600億美元,和加拿大對美順差的規模差不多,出口結構又都是AI相關,「這樣的數字,看在川普眼裡難道他不會對臺灣加大動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