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錦囊/在職進修 厚植思考力

探究我國大學碩士在職專班的起源,可溯及1990年代後期,當時我國教育部爲因應全球「終身學習」的浪潮,開始大力推動高等迴流教育,爲在職人士提供專屬的進修管道。

一時全國各公私立大學的碩士在職專班,如雨後春筍般應運而生,從此在職進修便成爲企業主及專業經理人,獲取新知、職場充電與擴充人脈的最佳途徑之一。

回顧多年來,碩士在職專班經歷過許多風風雨雨,例如許多事業有成者,爲彌補學歷不足而鍍金等等的疑慮。然而,在職進修究竟要學什麼?這個問題若是專業領域的知識,相信因人而異,惟就讀研究所共通之處,即爲學習「做學問的方法」卻是萬變不離其宗。

我的博士論文指導教授李慶芳主任,當年曾經教導我透過「研究生的三項基本功」來建立思考力,迄今終身受益匪淺。畢業之後,我自己也在大學兼任教職十餘年,今將李教授的三項基本功理念簡單介紹如下。

一、推演,想像空間的延伸

舉一反三,將思考空間儘量聯想、延伸、擴張與發散。最簡單的方式是嘗試從一個主題想出三個關鍵字、關鍵詞或三個重點等等,以此訓練自己思考與想像的能力,如此一來,可培養更進一步思考的能力。例如,舉出高齡化現象的三個重點,服務對於銀行業的三個重要性等。

二、歸納,一言蔽之的智慧

舉三反一,將上述所推演出的重點,逐步收攏、分類、聚焦與精簡,因爲過度的推演容易失焦,就如同冗長的會議抓不到重點,必須適時引導並列出重點,以此訓練自己整合各種觀點的能力,如此一來,方能使結論聚焦在主題。例如,整合各方所提出的各種意見,並將重點以一句話表達出來。

三、升維,鳥瞰思維與高度

綜觀全局,意味着打破慣性思考的框架,擴大與提高思考的廣度與深度,以此訓練自己集大成的能力。如此一來,對事物整體的掌握度也將會隨之提升,並能在彙整各項重點的基礎上,進而產出創新的思維與見解。例如,空拍機升空,由上而下俯瞰迷宮的佈局,出口自然一覽無遺。

近年來碩士在職專班的論文護航、抄襲及代寫等等歪風時有所聞,也因此,經常受到「學店化」、「賣學位」等負面的質疑。

其實迴歸教育的本質,不就是學生認真學習,學以致用;老師認真教學,培育英才。依個人自二專夜間部起,一步一腳印至取得博士學位,長達十餘年在職進修的經驗,知識的學習,觀念與態度纔是根源。而碩士論文的寫作過程,其實就是培養研究生學習做學問的方法。

學會做學問的方法,也代表掌握了學習新知識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就如同學會製作釣竿與釣魚的方法,日後豈有沒魚吃的道理。

新世代的管理者,若選擇就讀碩士在職專班,可透過上述三種基本功的思考力訓練,在面對公司的決策、團隊的領導、業務方向與執行困難等等問題時,能夠進行有系統的思考,具體化自己的獨特構想與主張,進一步精進並提升自身解決問題的能力與職場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