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站/國民黨鄭麗文時代 多頭馬車或集體領導?

國民黨主席選舉昨投開票,民衆在投票所排隊,等候投票。記者陳正興/攝影

在一番殺到見骨的「網內互打」後,國民黨新主席產生,鄭麗文時代來臨,但她的行事風格及曾參與民進黨的特殊經歷,更讓這位「非典型」國民黨主席格外與衆不同;未來,鄭麗文和黨內太陽盧秀燕、立院黨團如何合作,攸關國民黨重返執政之路,走向集體領導凝聚共識,或是三頭馬車各行其是,將是成敗關鍵。

在世代交替浪潮推進下,敢言、敢戰、中生代的鄭麗文勝出,黨內形容這場黨魁選舉頗有當年徐巧芯擊敗五連霸立委費鴻泰即視感,對於黨內的世代交替具有激勵作用,黨內盼一棒接一棒傳承,面對空戰煽動力更勝陸戰的未來選戰,也希望變換隊形展現新戰力,黨員投票結果顯示,期待求新求變、世代交替的聲浪高漲,希望國民黨走出新風格。

鄭麗文評論國民黨有「三缺」:缺乏強有力的論述能力,缺乏打動人心的主張論述,缺乏主導議題的能力,這正是她勝出主因,她有敢於與民進黨對抗的戰鬥力,但要站上第一線領導全黨迎戰全國選戰,光有戰鬥力還不夠,考驗鄭麗文的領導力及協調能力,要建立一支強有力的戰鬥部隊,結合藍營執政縣市及基層能量,讓國民黨繼續穩健前行。

國民黨黨主席近年得票率 製表/鄭媁

這次黨主席選舉被譏爲二軍之戰,因爲幾位候選人並無競逐總統大位的企圖與潛力,而黨內太陽盧秀燕選擇留在臺中顧家不兼黨務,但盧明年卸任後爭取代表國民黨挑戰二○二八重返執政,也是無可迴避,盧勢必會想扮演地方諸侯領頭羊角色,黨內不能出現兩個太陽,所以無論是鄭麗文或競爭對手郝龍斌都提出集體領導主張。

相對於耀眼的太陽即將東昇,鄭麗文不會是強勢黨主席,而是要扮演「桶箍」角色,國民黨走向集體領導,是必然的現實,黨中央與可能的總統參選人要能配合無間,黨中央和黨團的戰力更要整合,鄭麗文要能叫得動立院黨團,恐不光是要搞定黨團總召傅崐萁,還要能爭取藍委支持,而藍營地方諸侯若也無法齊心,甚至各有所圖,國民黨勢將形成多頭馬車。

大罷免讓綠營潰不成軍後,一場沒照預想劇本演出的黨主席選舉,讓國民黨凝聚的團結氣勢又分散了,黨主席選後的黨內整合工程浩大,國民黨邁向集體領導,鄭麗文會是一個辛苦的黨主席,需要更多的折衝協調,首要之務是化解黨內的一團心結。

臺中市長盧秀燕昨天投票選黨主席,昨晚微笑迴應「謝謝,大家辛苦了」。記者黃仲裕/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