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債蹺蹺板?當前債市怎麼看?
8月18日債券市場大幅走弱。截至17點00,10年國債收益率報1.7850%,上行4bps,30年國債收益率時隔4個多月重回2%以上,報2.0500%。
近期,債市迎來較多逆風因素。權益市場持續走強,風險偏好顯著提升,基本面邏輯弱化導致債市深度回調。上週五央行發佈二季度貨幣政策報告,再次提及防範資金空轉,並刪去買賣國債相關表述,市場擔心流動性或將收緊。疊加8月政府債發行提速、稅期衝擊等階段性影響,長端收益率持續上行。
短期股債蹺蹺板與資金擾動仍在,但中長期經濟弱平衡、貨幣政策寬鬆及資產荒趨勢仍是債市的有力支撐。7月國內關鍵基本面數據顯示,三季度以來的經濟形勢弱於預期。儘管7月初“反內卷“成爲市場焦點,但上游漲價對通脹支撐有限,PPI同比仍下降3.6%;其次社融數據中,7月新增貸款罕見轉負,居民與企業的信貸需求明顯走弱;而在消費端,7月社零同比增速由6月的4.8%降至3.7%,環比轉負。綜合看來,“弱現實”的壓力依然存在。
當前利率曲線呈現熊陡格局,我們認爲在交易盤的影響下債市出現一定程度的超調。例如目前30年-10年利差迅速回升到近兩年高位,市場受情緒影響較大。歷史規律顯示,這種短期擾動往往並非趨勢性逆轉,2024年以來多次類似場景中,債市在流動性寬鬆支撐下均較快修復。長期來看,消費、地產等關鍵環節偏弱的背景下,貨幣政策寬鬆基調料將持續,央行二季度報告繼續提及“推動物價合理回升”,下半年貨幣政策仍有空間。
目前10年國債收益率位於1.75%至1.80%的區間內,我們認爲配置價值已逐漸顯現,建議投資者逢低配置十年國債ETF(511260),把握短期衝擊帶來的佈局機會。
風險提示:
投資人應當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額投資和零存整取等儲蓄方式的區別。定期定額投資是引導投資人進行長期投資、平均投資成本的一種簡單易行的投資方式。但是定期定額投資並不能規避基金投資所固有的風險,不能保證投資人獲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儲蓄的等效理財方式。
無論是股票ETF/LOF基金/聯接基金,都是屬於較高預期風險和預期收益的證券投資基金品種,其預期收益及預期風險水平高於混合型基金、債券型基金和貨幣市場基金。
基金資產投資於科創板和創業板股票,會面臨因投資標的、市場制度以及交易規則等差異帶來的特有風險,提請投資者注意。
板塊/基金短期漲跌幅列示僅作爲文章分析觀點之輔助材料,僅供參考,不構成對基金業績的保證。
文中提及個股短期業績僅供參考,不構成股票推薦,也不構成對基金業績的預測和保證。
以上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或承諾。如需購買相關基金產品,請您關注投資者適當性管理相關規定、提前做好風險測評,並根據您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購買與之相匹配的風險等級的基金產品。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