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股、週期股坐上“蹺蹺板”,A股市場風格會否切換?

3月13日,A股震盪走低中,前期表現強勢的科技股出現全線回調。機器人、AI軟硬件、算力、半導體等方向悉數回調。

對於週四(3月13日)科技股的回落,多位接受澎湃新聞記者採訪的市場人士分析稱,主要是兩方面因素所致:一是中小市值題材股的回調,帶動科技股調整;二是技術性獲利回吐。

值得關注的是,盤面上看,雖然科技股出現回調,但週期股明顯走強,煤炭、油氣、鋼鐵、電力、白酒等板塊集體大漲,漲幅居前。

科技股與週期股表現的強烈反差,是否預示着市場風格要進行切換?接下來大盤又將如何表現呢?

湘財證券首席專家投資顧問趙偉認爲,週四大盤尾盤盤中反彈,縮減了盤中調整空間,K線爲長下影線的陰線,由於機構拉尾盤,有偷襲尾盤之嫌,滬深兩市總成交量較前一交易日減少4.58%,60分鐘K線組合爲“陽包陰”式的“穿頭破腳”線,短線盤中還會衝高。

“不過,由於短線大盤盤中還有回調壓力,而週四支撐大盤的是紅利,紅利的可持續性又不強,因此短線還是難以走強的,甚至不排除繼續調整的可能。”趙偉稱。

對於調整劇烈的科技板塊,申萬宏源研究A股策略首席分析師傅靜濤表示,接下來戰略看好科技產業趨勢的投資機會,不能低估了中短期AI行情的韌性。

風格切換?

截至3月13日收盤,上證綜指跌0.39%,報3358.73點;科創50指數跌2.11%,報1069.7點;深證成指跌0.99%,報10736.19點;創業板指跌1.15%,報2166點。

市場走低中,科技股出現全線回調。Wind數據顯示,週三(3月13日)電子、計算機板塊領跌兩市,跌幅均超過2%。同時,傳媒、通信等板塊也跌幅居前,均跌逾1.6%。

對於科技股的回調,分析人士認爲主要是小市值股回調和獲利回吐兩方面因素影響所致。

“盤面上可以明顯看到,市場走低中創業板指的調整幅度明顯更大。前期科技股表現強勢中,帶動了不少相關中小市值股的表現。而一波熱潮過後,對於當前科技股的位置市場難免出現分歧,因此必然會出現做波段的投資者,而止盈和板塊整體的大幅走低,進一步帶動了科技股的調整。”有券商策略首席對澎湃新聞記者說。

而科技股回落之下,週四(3月13日)週期股表現明顯強勢,並帶動大盤一度飄紅。“蹺蹺板”之下,市場風格是否將切換呢?“市場高低切換明顯,資金從高位的科技流出,轉而躲到今年的超跌板塊中(如煤炭、造船)避險防禦,說明資金畏高情緒明顯,”一位券商投顧表示,市場風險偏好降低,但超跌板塊反彈持續性有限,而週四跌停股及跌幅超9%個股大幅增加,個股殺傷力較大,有拉權重藍籌掩護個股出貨的跡象,這些也都是情緒退潮信號。

趙偉明確指出,煤炭、電力、石化、白酒等週期股雖然上漲,但只有超跌的技術性反彈,沒有反轉。

“中國的經濟週期發生了轉變,即由傳統的消費轉向了科技推動的新消費。而經濟週期決定投資方向,順週期屬於上一個經濟週期,從A股的運行歷史規律看,它們只有技術性的超跌反彈,但沒有趨勢性反轉的基礎。”趙偉表示。

趙偉進一步指出,煤炭、電力今年以來逆大盤而行,年內最大回撤幅度高達17.35%,與之相對應的大盤年內最大上漲8%,煤炭股價低點基本上回到了去年的低點附近。“隨着週四煤炭指數盤中一度大幅上漲超4%,股價高點反彈至前期平臺壓力位,繼續上行的壓力加大,技術上煤炭指數週四的走勢有上漲一步到位之嫌。”

而對於科技股,前述券商首席建議投資者,可以繼續保持一下耐心。“我覺得短期科技股的震盪還會繼續,如果真的跌下來可能就是機會。”

“二八”盤口特徵或階段常態化

展望後市,科技投資主線回調之下,市場行情將何去何從呢?

趙偉表示,接下來,由於成長與週期、題材與藍籌、大市值與小市值之間的“蹺蹺板”現象依舊存在,在抑制大盤上行空間的同時,也會抑制大盤迴落空間。但市場的結構性行情則會出現較大的分化,尤其是隨着4月份年報、一季報等業績集中釋放,市場的風險偏好會降低,資金會從之前的進攻轉向防禦。因此,“只賺指數難賺錢”的“二八”盤口特徵階段常態化。

“週四A股市場的調整中,中證2000指數發出了強烈的階段性調整信號,作爲本輪行情的主線及先行指標,從歷史規律看,主線與先行指標出現回落,而前期滯脹股或弱勢股反彈,也就預示着A股春節後的上漲行情告一段落,即便是大盤盤中反彈,反彈的空間有限。”趙偉進一步指出。

中原證券分析師張剛則認爲,短期資金偏好轉向防禦性板塊,高股息紅利資產表現穩健,而科技成長板塊因估值高位承壓,市場進入風格再平衡階段。

“隨着國內宏觀調控、促增長政策持續落地推進,未來市場有望呈現科技領漲、紅利防禦、消費復甦與內需驅動的特徵,建議投資者把握結構性機會,兼顧防禦與成長。”張剛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配置方面,對於劇烈調整的科技股,傅靜濤提醒投資者,別低估了中短期AI行情的韌性。當前國內AI行情的宏觀環境更優,國內AI算力業績釋放也剛剛啓動。短期性價比尚不極端,中期性價比還處於歷史中位附近。

“國內AI的‘iPhone 4’時刻已經出現,可參考2010年至2015年移動互聯網行情,來推演國內AI演繹進程。”傅靜濤進一步指出,“2010年中發佈的iPhone 4是智能手機時代的首個爆款,也是智能手機滲透率加速提升的起點。以此爲契機,2010下半年移動互聯網硬件和應用主題行情全面擴散。”

傅靜濤表示,DeepSeek突破神似AI的“iPhone 4時刻”,都是基礎層的重大突破,AI大模型訓練成本降低,市場預期AI應用加速落地,AGI最終實現的信心提升。此時,演繹全面擴散的主題行情正當其時。

“預期這波行情可能演繹到宏觀和行業週期性高點。產業趨勢行情中,短期低性價比往往不是行情結束的信號,而是經常出現板塊內部領漲細分行業的切換。”傅靜濤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