穀雨節氣養生需做到“五防”
四川在線記者 石小宏
4月20日是傳統二十四節氣中的穀雨。穀雨也是春季最後一個節氣。穀雨時節,降雨增多,空氣中溼度加大,易出現風溼性疾病、過敏性疾病等。在這個節氣裡養生有哪些關注點?西南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主任中醫師王俊峰表示,穀雨節氣養生重點需做到“五防”。
穀雨節氣養生的“五防”
一防餘寒。穀雨時節正處在由春到夏的過渡階段,南北大風天氣常交替出現,有“穀雨寒死老鼠”之說。這一時期早晚氣溫仍較低,因此在起居衣着方面仍要適當“春捂”,尤其早出晚歸者要注意及時增減衣服,避免受寒感冒。但此時“捂”要有度,以不致出汗爲宜。
二防上火。穀雨後自然界陽氣驟升,春陽內應於肝,易引起肝陽上亢,繼而誘發春日常見的鼻腔、牙齦出血,頭痛眩暈、目赤眼疾等疾患,這就是所謂的“春火”,俗稱“上火”。應注意防“春火”,避免熬夜。
三防過敏。過敏性體質的人在這期間要特別注意防護,戶外活動時要避免與過敏原接觸,飲食上要注意減少高蛋白質、高熱量食物的攝入,不慎過敏反應發生時要及時到醫院就診。
四防風溼。由於雨水增多,空氣溼度增大,風溼頑疾也易復發。在日常生活中穿衣要護住關節;髮膚未乾時勿吹風,避淋雨;天晴時曬太陽,平時適當運動出汗。
五防大汗。穀雨正值春夏交接之際,此時人體出汗過度則會影響夏季的氣血健康。因此運動養生謹記遵循“懶散形骸,勿大汗,以養髒氣”的原則,可選擇踏青、慢跑、放風箏、八段錦等方式。
穀雨節氣的養生食譜
食療是養生的重要內容。爲此,專家還特別推薦了穀雨節氣裡的部分養生食譜。
除寒溼食療食方:
薏仁紅豆粥。薏仁30克、紅豆30克、大米50克、適量冰糖。將薏仁、紅豆提前浸泡數小時,然後與大米一起放入鍋中,加適量水,大火煮開後轉小火熬至粥熟,加入冰糖調味。薏仁利水滲溼、健脾止瀉,紅豆健脾利溼,二者搭配可有效去除體內寒溼。
姜棗茶。生薑3片、紅棗5顆、紅糖適量。將生薑、紅棗洗淨,紅棗去核,一同放入鍋中,加水煮開後再煮10—15分鐘,加入紅糖攪拌均勻。其功效可以暖脾胃、除寒溼。
防上火食療方:
綠豆百合湯。綠豆50克、百合30克、適量冰糖。將綠豆、百合洗淨,一起放入鍋中,加適量水,大火煮開後轉小火煮至綠豆開花、百合軟爛,加入冰糖調味。綠豆清熱解毒、消暑利水,百合潤肺止咳、清心安神,可有效預防和緩解上火症狀。
苦瓜炒雞蛋。苦瓜1根、雞蛋2個、適量鹽、油。將苦瓜洗淨去瓤切片,用鹽醃製片刻後洗淨。雞蛋打散,鍋中倒油,先炒雞蛋,盛出備用。在鍋中倒油,放入苦瓜翻炒至斷生,加入雞蛋一起炒勻,加鹽調味。這道菜裡,苦瓜清熱瀉火、解毒涼血,雞蛋滋陰潤燥,二者搭配能清熱降火,預防上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