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勵工班助災區復原 內政部推每棟最高3萬元「上工津貼」

內政部新增上工津貼,鼓勵工班跨縣市投入災區協助儘早修復完成。圖/內政部提供

丹娜絲颱風重創南臺灣,造成逾2萬3,000件民宅損壞。爲加速修繕與復原,內政部24日宣佈啓動多項措施,包括針對災區施工人員提供每棟最高3萬元的上工津貼補助,並採「論件計酬」方式鼓勵投入修繕工作。

此外,符合實際居住條件的災民,每戶最高可領取10萬元慰助金,目前臺南與嘉義縣已率先受理申請。內政部強調,將秉持「從優、從寬、從速」原則,全力協助災民儘快重建家園。

內政部指出,目前慰助金申請作業已在臺南市與嘉義縣展開,只要民衆提供房屋損壞照片及相關文件,即可線上或臨櫃提出申請。截至7月24日上午,臺南市已受理9,673件、嘉義縣606件。

對於傳統聚落如三合院「一門牌多戶」的特殊情形,內政部也將修正方案,授權地方政府彈性認定,以保障每一戶實際受災居民都能獲得補助。

針對災後修繕,內政部與營造相關公會合作,盤點全臺可投入的廠商與人力,提供災區施工廠商按件申請上工津貼。修繕受損面積超過100平方公尺者,每棟補助3萬元;面積達20平方公尺未滿100平方公尺者,每棟補助1.5萬元。

施工廠商只需檢附修復前後照片,經地方政府審覈通過即可領取津貼。同時,中央也協調鋼構、水泥瓦等建材廠商穩定生產、平抑價格,確保修繕材料不短缺。

除財務與修繕支援外,中央亦整合多部會力量協助災區復原,包括動員國防部、環境部等合計8,400人次人力與各式機具設備,支援受災縣市清理與修復作業。對民衆生活面,政府則提供租金補貼加碼、修繕貸款利息補貼、重建獎勵與稅賦減免等配套措施,並協助各地方成立危老重建輔導團,協助後續重建與耐震強化規劃。

內政部提醒,施工廠商投入災區修繕時,必須全面落實施工防護與安全措施,確保工人作業安全無虞,才能讓災民儘早迴歸穩定生活。

國土署署長吳欣修(左)、內政部次長董建宏(右)說明災害修復補助相關條件。胡順惠攝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