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播報㊻|移動電源爲何要3C認證?

最近乘坐飛機出行時,你是否因爲自己的充電寶沒有3C認證標識而苦惱?前不久,中國民航局發佈緊急通知,自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攜帶沒有CCC認證標誌(俗稱3C標識)、CCC認證標誌不清晰、被召回型號或批次的充電寶乘坐境內航班。

民航局爲何嚴查充電寶?3C標識意味着什麼?爲什麼要將充電寶納入3C認證監管?今天咱們就來說一說。

大家可以看到我手中的充電寶,這個CCC的標識,就是3C認證標識。“3C標識”是中國強制性產品認證的標誌,可以說是針對特定產品的質量准入門檻。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認證認可條例》,凡列入強制性產品認證目錄的產品,應當經過認證並標註認證標誌後,方可出廠、銷售、進口或者在其他經營活動中使用。

2023年3月,市場監管總局將充電寶及其關鍵部件——鋰離子電池(也就是電芯)納入強制性產品認證管理,並明確自2024年8月1日起,未獲得CCC認證的充電寶及電芯,不得出廠、銷售、進口或者在其他經營活動中使用。

也就是說,自2024年8月1日起,如果商家銷售沒有CCC認證的充電寶,就違反了產品質量法等法律法規。而對於消費者來說,在此之前購買的、沒有CCC認證標誌且未被召回的充電寶,依然能夠使用,但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應遵守相應規定。

據瞭解,由於鋰電池、充電寶具有的化學特性帶有潛在風險,當產品生產工藝和結構不符合國家標準等技術要求時很容易發生熱失控,進而引發過熱、漏液、起火、爆炸等安全問題,因此我國纔對其進行嚴格管理。而民航局之所以發佈緊急通知,也是因爲今年以來,已經發生多起旅客攜帶充電寶等鋰電池產品在機上起火冒煙事件。

2024年12月,四川省成都市檢察機關在開展移動電源安全生產問題公益訴訟專項監督中就發現,四川某公司在當地部分美甲店、小餐飲店等“九小場所”投放的共享充電寶未經3C認證,存在安全風險。該院通過依法履職督促相關職能部門責令召回案涉型號共享充電寶500個。今年1月,某全國性平臺企業派員赴成都市檢察院座談,共商共享充電寶規範經營。

我們相信,這場聚焦充電寶的監管升級,必將倒逼相關產業鏈逐漸轉型升級。新規之下,目前已經有多個品牌充電寶廠家因電芯存在安全風險對多批次產品實施召回。作爲消費者而言,爲了自身安全考慮,不論是否搭乘飛機,選購充電寶時都應記得查看是否有3C認證標識,不要選購“三無”產品。

來源:檢察日報正義網微信公衆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