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人力難留 他心灰:我學的是工程 卻要處理行銷公關

近年來,雙北市府皆面臨基層公務人員人力難留問題,新北市人事處昨於市政會議進行專案報告。記者張策/攝影

「我學的是工程,卻常常要處理行銷公關與活動。」北部某工程單位科長直言,公務體系人力流動問題嚴重,並非完全因薪資落差,而是長期缺乏升遷管道、專業分工混亂與政務風險過高,導致年輕公務員進來後撐不到幾年便選擇離開。

近年來,雙北市府皆面臨基層公務人員人力難留問題,新北市人事處昨於市政會議專案報告指出,因年輕世代對職涯期望不同,加上升遷管道窄化、責任與薪資落差擴大,公務體系面臨「招不到、留不住」的雙重壓力,市府也正研擬透過職等精簡、激勵津貼與組織再造等方式,改善人才流失。

該名科長指出,以工程人員爲例,進入公部門起薪約5萬8千元,相較民間略有競爭力,惟進入體系兩三年後,調薪幅度有限,「可能只加三千塊」,但只要在公部門累積專案經驗,跳去民間企業薪水突破6、7萬並不困難。

他表示,部分單位雖有「專業加給」制度補強誘因,但幅度有限,且常因職務輪調、制度繁瑣難以穩定留任。「現在進來的年輕人,常說不想一輩子做一樣的事,但在公部門,可能3年就升不了官、薪水也卡死,還得看臉色做事。」

除缺乏升遷動力外,他認爲政務風險也是人力流失主因之一。尤其近年政黨輪替頻繁、重大公共工程案時常遭檢調介入,讓第一線承辦人高度緊張,「上面一紙公文要求快速完工,但完工後出了問題,最後都是基層被調查、被問責。」

「做得好沒人記得,做不好卻要背黑鍋。」他苦笑說,許多工程人員的職涯原本聚焦於設計、施工管理等專業領域,卻常因配合長官需求,要處理政策行銷、社會溝通、甚至協辦活動場布與拍照,「公務體系對專業沒有尊重,卻要求全面配合。」這樣的混亂分工,也讓不少工程背景的新進人員心灰意冷。

對此,工程師公會與基層人員多次建議,公務體系應檢討「人事制度與專業對位」,在專案型工作中給予彈性升遷與薪資獎勵,並明確劃分政務與專業責任,減輕基層承辦壓力。該名科長感嘆,「制度一天不改,就一天留不住人。」

對於新北公務員目前缺額,新北人事處說,近年技術類科人力荒最嚴峻,高考三級技術類科去年新北需用名額339人,最後只有補實188人,工程技術人力遴補難度大爲增加。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