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勝保經董事長蔡聖威:父母扮好榜樣 誠信是最大資產

公勝保經董事長蔡聖威。圖/公勝保經提供

家族企業二代接班,對公勝保經董事長蔡聖威而言,並非外界想像中含着金湯匙的生活,而是揹負「負債二代」的沉重起點,從父母白手起家創業,到遭遇鉅額詐騙陷入財務危機,再到帶領公司走向資本市場之路,他的接班路寫滿了誠信、責任與使命感,也是公勝保經最重要的品牌價值。

蔡聖威出生於1984年,父母蔡文俊、李雯蕙從臺灣人壽跳出來創業,在1992年取得第一屆保險經紀人執照,並於1993年創立公勝保經,那時的他才就讀小學。

「小時候對媽媽的印象,是晚上回家會當馬給我和弟弟騎。」他笑着回憶,母親出身務農家庭,是家中唯一的女兒,靠半工半讀完成大學學業,也練就了健康強壯的身體。剛創業的父母相當忙碌,年幼的蔡聖威經常會被帶到辦公室,幫忙掃地、倒茶水等,對公司氛圍耳濡目染。

2002年,蔡聖威剛上大一,家裡卻爆發重大財務危機,母親遭香港詐騙集團騙走鉅額,幾乎是當時公勝資本額的5倍以上。消息傳出後,不僅外界盛傳公司將倒閉,還引發業務團隊出走。

「那時腦中浮現四個字-家破人亡。」他坦言,當時想像很多八點檔劇情,像是擔心父母離婚、公司破產、大學念不完,甚至有債主討債、要到處搬家躲債。所幸父母咬牙挺過難關,還獲得夥伴伸出援手,「有業務夥伴借錢給公司,因爲他們相信蔡董、相信公勝」。

這場危機,讓「誠信」不再只是口號,而是被驗證的企業核心價值。即使陷入財務困境,公司依舊維持離職續領、身故撫卹等業務制度,不溯及既往、不減損夥伴權益,成爲業界少有的堅持。

2009年,從中山大學財管所畢業、服完兵役後,蔡聖威坦言,自己從未想過接班,原本想到大型金控公司工作,在母親的邀請下,才決定進入公勝。起初,他抱着「能幫就幫,幫不上忙就走」的落跑心態,甚至當時公司還有債務還沒還完。

心態轉折點來自一次與夥伴的對話。他說,那位業務員是921地震受災戶,有了嚴重的心理創傷,無法繼續工作,但仍按時領到公司發的續佣金,10多年後寫信感謝公勝不離不棄,「那一刻我意識到,自己不只是要來興旺家族事業,而是對這些夥伴負有責任」。

回望父母創業的歲月與跌宕,蔡聖威明白,接班不只是延續一份事業,更是承擔一份信任。他表示,父母留給他的最大資產不是金錢,「而是在遇到危機時,激發出公勝最大的價值,就是誠信二字」。如今,他的目標已不僅是經營一家保經公司,而是讓公勝成爲產業標竿,讓父母的理念與夥伴的信任,在下一個世代繼續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