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信保基金董事長 魏明谷逆風穩舵 信保扮企業土地公

中小企業信用保證基金董事長魏明谷接受專訪,分享信保基金對中小微企業的助益。圖/王德爲

近年信保基金創新機制

金融市場近來面對諸多的不確定性,國內外經濟環境劇變下,中小企業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身爲後盾機構的中小企業信用保證基金(簡稱信保基金)更顯得重要。

董事長魏明谷表示,信保重新定位自身角色,由「第二線」間接保證機制,主動走進企業與金融機構之間,打造更具彈性、效率與前瞻性的融資保證服務體系,不但扮演企業「財神爺」,並要成爲企業「土地公」,讓公司健全財務、穩定成長。

2023年接任信保基金董事長以來,魏明谷即推動信保基金轉型,引領信保基金由被動轉爲主動,打造新願景。魏明谷說,過去信保相對被動、走在銀行後端,現在率領團隊走出去,走訪各地金融機構、讓企業看到信保基金「找得到錢」,並設立無給職顧問制度,納入在地創新創業協會與中小企業代表,以實際行動傾聽基層,讓政策迴應市場。

除了持續推動公益活動,強化社會參與,也親自帶領團隊走出辦公室,與企業並肩作戰,落實信保「國家經營信用保證、助人爲快樂資本,信保是企業最堅強靠山」的承諾,每次遞出名片,都與企業主建立更緊密關係。

面對數位金融的浪潮,信保基金做好應戰準備,去年先設立「數位金融資料運用推動委員會」,擘劃AI導入、大數據分析、資料倉儲與內部流程自動化等多項工程,致力打造數位化信保基金。藉由資料驅動決策,提升審查效率與風險辨識力,讓金融資源更快速、精準流向真正需要的中小企業。

魏明谷說,信保每年預算約27億元,目前約950億元淨值,每年預計投入數千萬資金在AI領域,會先打造資料庫,明年初可看到顯著的成果。

此外,信保基金亦積極導入AI風險評估模型,強化非財務資料運用,解決微型與初創企業的資訊不對稱問題,提升金融包容性。此外,配合工研院專利技術評估機制,進一步爲技術型中小企業鋪路拓金。

績效方面,魏明谷表示,2023年度融資金額突破1兆7,159億元創新高,今年前五月則已協助35萬戶中小企業取得6,705億元資金。除疫後振興貸款及低碳智慧納管貸款外,總統賴清德上任後推出中小微企業多元發展專案貸款,助企業融資額逐步成長。

除傳統間接保證機制,亦擴大直接保證模式,支持具創新力新創企業,並因應產業升級、ESG趨勢,量身打造多項差異化保證措施。包括針對員工加薪、綠色轉型、地方創生、文化創意等領域,展現政策金融靈活性與應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