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大工業董事長楊啓仁:父母以誠信寬容 成就事業根基
建大工業董事長楊啓仁的父親-建大創辦人楊金豹(左)、母親顏玉霞合影。圖/建大提供
建大工業董事長楊啓仁。圖/劉朱鬆
建大工業董事長楊啓仁,長年在美國掌管北美子公司與集團的營運,回憶起成長過程中,父親楊金豹、母親顏玉霞,扮演潛移默化的角色。他希望社會大衆能更珍惜,更瞭解父母親的偉大,侍奉雙親要至孝,以報答養育之恩。尤其,侍親要及時,莫等「子欲養而親不待」,最後只徒增嘆息。
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建大輪胎是中部地區一家勤儉節約、守成穩重、家教良好,及誠信爲本的傳統制造業。
從小學老師,到自行創業的楊金豹與其妻顏玉霞,秉持基本精神,從來沒有改變過,不管是擔任諄諄教誨莘莘學子的老師,到含辛茹苦撫養九位子女的大家庭;甚至創立公司,進入輪胎生產行業,管理逾千人的公司,夫妻倆都秉持着誠信原則、和睦待人、童叟無欺,向社會負責。
他父母親育有四男五女,常常告訴他們,人要走得正,才能走得遠,與其佔別人便宜,不如把便宜讓給別人,做人肯定不能太計較,此一席話,深深烙印在他們的心裡。
尤其,九位小孩的教養,由母親顏玉霞一手包辦,從不曾請外人管教或幫傭協助,父親楊金豹在事業有成之後,總是將最大功勞,歸功於其夫人。
楊啓仁回憶說,有一次,他忿忿不平的回家,向父親訴說某某人是如何「鴨霸」、不講理,所提出的要求,是何等不公平,但父親聽了,只是輕描淡寫地告訴他,讓別人佔一次便宜,就不會有第二次。因爲你已學到一次很好的經驗,以後就會知道怎麼樣,避免此事重複發生。
因爲這種寬容的個性,其父教育九位子女,多幫別人設想,所以,他們在社會上,走得都非常平穩、安定,不會樹敵。
他父親終其一生,在創業的過程,經歷與合夥人拆夥,以及兄弟分家的挑戰和挫折,但始終未曾怒目相向,總是秉持着以和爲貴,不希望任何紛爭擴大;事後,印證寧吃眼前虧,但可樹立將來更大的格局,走更長遠的路。
創業有成後,他父母親生活起居,仍非常簡樸,其父終其一生,都是騎着一輛老爺腳踏車代步,公司雖然有公務車,但其父鮮少私用。
系出名門,彰化女中畢業的母親,更是安步當車,甘之如飴,很少人知道她,就是一家上市公司的「董娘」,父母親的身教、言教,讓他們九位子女,有樣學樣,自幼生性儉樸,從來不追求奢華,更是遠離浪費。
楊啓仁說,媽媽辛苦養育子女,在當時物質生活並不富裕的時代,沒有電鍋、洗衣機、電冰箱,及冷氣機等電器,連電燈都是昏黃的鎢絲燈泡,而不是明亮的日光燈。可是,媽媽勤儉持家,其子女都能健康成長,順利完成高等教育,學有所成,貢獻社會。
想起當時的環境和條件,這真是一件不可能的任務,但是他父母辦到了!由於父母親對於文學和音樂的薰陶和熱愛,過世之後,他們九位兄弟姊妹,決定成立建大文教基金會,舉辦更多的公益活動,第一個活動,就是以他父親名字冠名「楊金豹紀念音樂會」,用以紀念熱愛音樂的父母親。
他們也舉辦、參與或贊助各項體育比賽,這也是其父熱愛的活動,不管是桌球、棒球、籃球、網球、高爾夫球,及自行車等運動,建大從不缺席,以期延續其父的創業精神,併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