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明鑫:川普2.0衝擊美資本市場 關稅政策有望調整

美臺經貿關係示意圖。圖/AI生成

行政院秘書長龔明鑫20日指出,川普2.0是以關稅手段重啓全球談判,但美國的反覆關稅政策帶來供應鏈混亂與成本上升,企業延後投資決策,因此預計美國在90天延緩其後可能會有所調整,並可樂觀看待。未來也將持續透過三大面向持續佈局全球,打造臺灣成爲經濟日不落國。

龔明鑫今日出席經濟日報舉辦「2025大師論壇」,以「川普2.0,臺美如何共創雙贏」爲題發表演講。他提到,對於川普關稅議題其實早在2018年就已開始,從結果來看,臺灣在歷經過美中貿易戰也就是川普關稅1.0以及新冠疫情的衝擊,臺灣的經濟成長反而是逆勢成長,甚至是亞洲四小龍之首。

龔明鑫說,從川普1.0來看,當時川普策略主要劍指中國大陸打破大一統供應鏈,臺灣也因此獲得大量轉單機會,當時在供應鏈有限重組狀況下,企業多以中國大陸+1因應,並就近市場佈局,美國製造業雖在初期迴流有增溫,但中後期受到報復關稅及成本上升影響,因此後續受惠有限,反倒是臺灣與東南亞變成供應鏈轉移的主要受益者,而這部分影響確實也在後續的臺商迴流獲得證明。

受惠半導體優勢,龔明鑫提到,正因臺灣擁有半導體供應鏈的優勢,在川普1.0的助攻之下各國爭相推出晶片補貼/減稅政策,吸引半導體投資加碼,臺灣政府也在當時推動最先進製程留在臺灣,其他國家依據其產業需求佈局的措施,進而影響到全球供應鏈的佈局重組。

不過,隨着川普重回白宮,龔明鑫提到,川普再度提出對等關稅議題,也被稱爲川普2.0,主要是在美國優先的結構下,從中國大陸擴及全球貿易伙伴,採取三大關稅措施,包括懲罰關稅、產業關稅、對等關稅等,以解決美國待定問題、解決不公平及不平衡的貿易問題、對美國製造業進行全面性的經濟安全審查、重新建立與中國大陸的經貿關係等。

龔明鑫分析,但由於反覆的關稅政策將帶來供應鏈混亂與成本上升,企業延後投資決策,以美系客戶爲主的供應鏈赴美投資壓力上升,美中雙邊貿易萎縮第三地將取而代之等問題,且美國的股市與公債市場也受到衝擊,因此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說服了川普並說「這樣做可能對資本市場影響太大」因此預估川普對於關稅議題可能會再有所改變,即便7月9日豁免期到後,相信美國對於關稅議題會再做一些調整,不會再像過去那樣。

最後,對於未來情勢挑戰佈局,龔明鑫強調,將有三大面向,包括未來科技及產業,像是在半導體、AI、量子科技、能源議題、軍工及太空產業、資安等;未來市場及生產基地,持續佈局全球深化臺美經貿合作;國際化資金與人才,透過亞洲資產管理中心與擴大延攬優秀外國人才等做法打造臺灣成爲經濟日不落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