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匯·荊楚工匠 | 丁忠盛:工地砌加熱爐,磚塊灰縫達“毫米級”
原標題:
荊楚工匠丁忠盛:工地砌加熱爐,磚塊灰縫達“毫米級”
長江日報記者劉克取 實習生王昱麟 通訊員張文一
5月1日早上7時15分,荊楚工匠、中國一冶砌築工丁忠盛收拾好工具包,登上開往武鋼高端取向硅鋼項目的通勤大巴。
7時45分,項目現場,戴着黃色安全帽的丁忠盛彎腰鑽進加熱爐爐殼內部,左手持磚,右手抹灰,動作如行雲流水。磚塊落下,灰縫被他控制在正負1毫米以內,牆體平整飽滿。
當日,丁忠盛推進施工的同時提供專業的砌築技術支撐。在武鋼高端取向硅鋼項目中,4個加熱爐隔離器需要在10天內完成砌築,容不得半點差錯。
砌築是各類冶金爐窯建造的關鍵環節,對工藝要求極高。上百塊耐材磚拼接在一起,如果磚縫過大或灰縫不飽滿,可能造成漏氣透火甚至爆炸事故。“我們的工作就像給高壓鍋做密封。”丁忠盛解釋道。
“看,這裡需要特別處理!”施工現場噪聲很大,丁忠盛指着加熱爐爐殼內部的孔洞大聲對長江日報記者說。每當砌到異形部位,他總會掏出隨身攜帶的捲尺,迅速測量後現場切割。“切割偏差超過1毫米,磚縫就會過大,影響加熱爐的安全和使用壽命。”說話間,豆大的汗珠順着他的臉頰滾落,藍色工裝早已溼透。
丁忠盛的師傅是大國工匠培育對象吳春橋。在師傅的言傳身教下,他自入行起便以“毫米級精度”爲標準,日復一日堅持八九個小時高強度砌築訓練。從業26年來,他參建了30餘座焦爐、高爐等窯爐工程,質量過硬,廣受好評。
“能參與國家重點工程建設,我覺得是一種榮譽。”丁忠盛說,“雖然辛苦,但看到自己砌築的爐窯順利投產,那種成就感無可比擬。”
眼下正是吃蝦的時節。丁忠盛打算下班後去農貿市場買5斤龍蝦,爲家人烹製一頓節日大餐。“平時工作忙,‘五一’難得全家團聚,我得露兩手。”他笑着說。項目黨支部副書記羅培透露,丁忠盛不僅砌築手藝好,拿手菜也不少。土豆燉牛腩、排骨藕湯、油燜大蝦等硬菜、好菜,他都會做。
臨近中午,丁忠盛的兒子丁潤希發來一條信息:“爸,早點回家,晚上一起吃飯。”在丁潤希眼裡,父親有一雙巧手——他砌的爐竈經久耐用,幾十年不壞;他做的蝦子更是鮮美入味,能讓全家人回味好幾天。
來源:長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