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車為何總是猛起步、急煞?業界秘密曝光了
北市各業者的電動公車愈來愈多,平均已近3成,首都客運甚至有4成;右邊爲傳統油車。記者曾原信/攝影
北市公車頻傳駕駛猛踩油門起步,結果乘客還沒站好就摔倒,議員發現平均每天至少1件急煞停投訴。業界分析,電動公車愈來愈多,起步、扭力都油車更靈敏,駕駛、乘客的平均年齡都雙雙提高中,也是可能造成乘客摔傷的原因。
臺北市公車聯管委員會執行長李建文表示,北市各業者的電動公車愈來愈多,平均已近3成,首都客運甚至有4成;由於電動公車是馬達帶動,起步、扭力都比傳統柴油公車更靈敏,若駕駛長的操作沒改變,便會讓乘客感到不適、甚至產生風險。另外,駕駛長、乘客的平均年齡都雙雙提高中,也是可能造成車上乘客摔傷的原因。
李建文直言,公車學院已舉辦2場實車體驗營,重點在於猛起步、急煞車、任意變換車道對乘客的影響;昨天是第2場,上課的駕駛長認爲是換位思考,確實感受到駕駛長不當操作情況下,乘客搭乘的不適或可能的危險。
他說,部分駕駛長的駕駛技術還不成熟,有必要再教育。公車學院未來會做大數據分析,持續加強這部分,也會藉助ADAS系統(先進駕駛輔助系統),以AI技術矯正駕駛長的行車習慣,車輛部分則是調整校正設備的靈敏度,減少急煞停的狀況發生。
李建文表示,也有駕駛長感到委屈,明明正常行駛,乘客跌倒也要算到駕駛的頭上。所以呼籲乘客,公車路況多變,搭乘公車請緊握扶手,尤其請站立者不要滑手機,大家一起來提升乘車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