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車急煞急衝 每年投訴逾400件
公車是臺北市重要的大衆運輸工具之一,不過國民黨臺北市議員詹爲元質疑,公車駕駛急衝、急煞導致乘客摔倒的投訴,平均每年437件,等同於每天都有1到2名乘客投訴。圖爲臺北公車示意圖。(丁上程攝)
公車是北市重要的大衆運輸工具之一,不過據北市府統計,公車駕駛急煞、急衝導致乘客摔倒的投訴,近三年內高達1313件,平均每年437件等同於每天都有1到2名乘客投訴。國民黨臺北市議員詹爲元認爲,根本原因是司機人力不足,爲了趕時刻、爭取休息時間只能猛踩油門、急煞車來滿足時程。北市公運處表示,年初替駕駛加薪8000元盼留住人力,也會透過駕訓提醒。
根據北市公運處統計,臺北市近5年公車乘客摔傷通報件數爲2021年205件、2022年182件、2023年240件、2024年200件,今年截至5月已有95件。詹爲元指出,同步檢視民衆投訴公車司機急煞、急衝的案件數,近3年平均每年437件,換句話說每天都有1到2名乘客投訴。
詹爲元指出,不少民衆反映是公車駕駛的觀念問題,北市府則解釋是因爲路況多變,不過他認爲根本原因在於「駕駛人力長期不足」,在人力不足的情況下,公車駕駛排班相當緊湊,只能猛踩油門、急煞車來趕時刻、爭取休息時間,並滿足在指定時間完成表定的班表。
他直言,市府雖然有透過評鑑機制加重扣分、也有辦理駕駛工時稽查等機制,但坦白說成效有限,皆僅是流於表面,無法真正解決問題核心。
公運處表示,爲解決駕駛缺員問題,除了積極協助業者招聘人力外,也透過大數據資料檢討並提升公車路線營運效率。此外,在年初實施公車新運價後,替公車駕駛們加薪8000元,盼減少現有人力流失,並進一步能吸引新人加入。
公運處強調,針對民衆投訴公車駕駛急煞、急衝的狀況,會與公車業者持續加強教育訓練,要求駕駛長落實各項SOP,並透過「公車學院」培訓課程,讓駕駛實際體驗乘客感受,透過換位思考調整駕駛行爲,提供更爲安全及舒適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