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捷黃線預算暴增63%遭疑數據不實 捷運局長迴應了
高捷黃線預算暴增63%遭疑數據不實,捷運局長迴應了。圖爲高雄捷運黃線動土典禮。(示意圖/本報資料照)
高雄捷運黃線預算從1442億元暴增至2348億元,漲幅63%,引發藍綠議員激辯。國民黨高市議員白喬茵質疑成本控管失當、原物料漲幅不實,民進黨高市議員邱俊憲則稱增幅合理,反批質疑過於渲染。捷運局長吳嘉昌迴應,漲幅含26%利潤管理費,依行政院規範發包。
高雄捷運黃線預算從1442億元暴增至2348億元,國民黨高市議員白喬茵質疑成本控管失當、原物料漲幅不實。(翻攝高市議會網站)
白喬茵今(8)日在議會質詢時指出,捷運黃線自2020年覈定通過、2022年陸續決標以來,總經費激增900億元,完工日期也從2028年延至2032年。她批評捷運局去年預算審查時,僅以2頁說帖敷衍說明漲幅:1頁列出2020年至2025年間混凝土漲70.44%、鋼板漲50.71%、水電環控電梯工程漲83.52%;另一頁則強調其他捷運工程也大幅調漲。
然而,白喬茵自行查閱歷史牌價發現,混凝土4年漲幅僅43%,依行政院工程會資料更只有28.49%,與捷運局數據差距甚大,其他原物料漲幅同樣存疑。她質疑,決標金額比覈定高近6成,導致後續標案無錢發包,捷運局成本控管機制明顯失靈,且標案發包即漲6成,與正常應由得標廠商提交成本上漲單據後調整價金的程序不符。
白喬茵進一步指出,捷運局面對質疑時僅重複「其他縣市漲幅也大」,卻未考慮各縣市物價基準年不同,無法直接比較。她要求捷運局公開成本控管機制、協商細節及63%漲幅會議紀錄,包含各原物料漲幅、成本佔比及利潤管理費明細,以供公評。她提醒,黃線尚存900億元缺口,未來10年物價波動加劇,若無完善控管,恐難實現市府與廠商雙贏。
對此,民進黨議員邱俊憲則持不同立場,他認爲,捷運黃線預算增幅並非特例,應以數據與制度說話。他舉例,新北代辦的基隆捷運今年3月增幅達81%,臺北捷運南環段更暴增107%,均高於高捷黃線的62%,質疑國民黨議員是否也認爲這些案例「高估、不合理」。
邱俊憲強調,預算調整需經層層審覈,行政部門確實應更清楚說明,但無端臆測只會加重捷運局負擔,也讓市民徒增誤解。他呼籲,應讓物調審議制度發揮把關作用,而非一味臆測、渲染。
捷運局長吳嘉昌迴應,物調經費都有專業顧問建議,發包方式是依照行政院112年的注意事項統一辦理,除原物料漲幅外,尚有利潤管理費約26%未計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