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資房企路勁宣佈債務違約 “香港公路王”爲何走到懸崖邊緣?
財聯社8月14日訊(記者 李潔)隨着一紙暫停支付離岸相關債務公告的發佈,一家老牌港資房企官宣違約。
8月14日,香港開發商路勁基建(01098.HK)發佈內幕消息公告,宣佈暫停支付所有離岸銀行債務、票據及永續證券的所有到期應付本金及利息。
這一決定標誌着這家擁有31年曆史的“香港公路王”,債務違約。
公告顯示,路勁離岸債務總額約15.1億美元,到期未付利息約2262萬美元,另有8.905億美元永續證券及5646萬美元遞延分派。
“此次違約,一定程度是房地產市場環境發生了不小的變化,此前已有70餘家房企發生了債務違約。在企業層面,房地產市場持續深度調整情況下,若房企沒有改變發展邏輯,仍然沿用過去思路,很容易導致經營困難。”中指院企業研究總監劉水告訴記者。
最後一搏失敗
作爲一家在行業內頗具影響力的香港企業,路勁走到債務違約這一步,並非毫無徵兆。
就在幾天前,路勁部分債券投資人在公衆平臺上表示,截至8月12日,未能收到路勁美元債“路勁5.2 2029-07-12”的到期利息,該債券利息支付寬限期30天已於當日到期。
在此之前,路勁償債壓力進一步顯現,其一直在與債權人談判,希望修改還款方案,以緩解流動性壓力。
今年6月20日,路勁發佈公告稱,由於房地產市場持續低迷、境內流動性受限、無法將現金匯出境外償債,以及香港房地產市場持續減價,公司提出對2028年、2029年及2030年到期的5只擔保優先票據的修訂方案。
路勁方面表示,儘管公司預計將有足夠現金支付票據2025年現金利息(假設同意徵求得以實施),但對支付票據2026年現金利息的能力存在重大疑慮。
此次方案涉及的債券包括2028年到期的6.7%利率債券和5.9%利率債券,2029年到期的6%利率債券和5.2%利率債券,以及2030年到期的5.125%利率債券,未償還總金額超14億美元。
修訂方案的核心要點,包括將部分利息支付方式由現金轉爲實物支付(即增發新債券代替現金付息);允許使用出售印尼收費公路等指定資產的款項支付利息;請求豁免因條款修訂可能觸發的技術性違約 。
然而,部分債權持有人對此提出反對意見。
面對少數債權人的反對,路勁7月17日宣佈對同意徵求方案進行修改,維持強制回購義務條款;將印尼資產回款留存比例從50%提高至60%;允許指定資產回款優先支付2025年7月及9月到期利息。
即便如此,路勁仍未能獲得所有系列票據必需的同意,建議修訂及豁免未能生效,發行人無法運用指定資產所得款項支付2029年7月票據的到期利息。據票據條款,路勁僅有30天寬限期(至8月11日)完成支付,否則將構成違約事件。
最終,路勁仍然未能在寬限期內解決問題,於8月14日宣佈暫停支付相關款項,正式違約。
對於違約根源,路勁歸結爲三重原因:銷售疲軟、融資困難、資產處置受阻。
“2024年以來,房地產市場持續低迷,公司銷售回款能力大幅削弱。同時行業融資環境趨緊,導致現金流惡化程度超出管理層預期。”路勁方面表示,此外,全球經濟環境不確定性因素增多等原因,嚴重阻礙了路勁出售印尼收費公路權益的計劃。
而該項資產出售,原本是路勁償還債務的關鍵資金來源。
“路勁仍持有約335公里印尼收費高速,市場估值超50億美元,賬面價值能夠覆蓋15.1億美元離岸債務。”中國企業資本聯盟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告訴記者。
劉水也認爲,若出售資金明確用於債務重組,可能會增強債權人信心。但在當前市場環境下,出售週期可能長達6-12個月,不過,路勁需要在2025年內解決2262萬美元利息拖欠問題,時間緊迫。
從“公路王”到地產商
路勁的發展歷程,充滿傳奇色彩。
該公司於1994年成立,僅用兩年即在香港上市,成爲第一家打破香港上市需要三年業績紀錄的企業。
早期,路勁主要業務集中在基建領域,尤其是高速公路投資與運營,因擁有多條高速公路,被譽爲“香港公路王”。
2003年,隨着地方政府對公路項目投資回報降低,路勁通過收購雋御地產進軍房地產市場。隨後於2006年以及2007年,路勁共計以約18億元的價格收購孫宏斌旗下的順馳地產,當時順馳出現資金鍊斷裂,路勁通過收購獲得蘇州金雞湖鳳凰城等大量土儲。
“收購後雙方圍繞對賭條款、項目並表、債務劃分多次訴訟,直至2011年才達成全面和解。這期間,凍結資產、訴訟費用拖累了路勁現金流。”柏文喜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
其認爲,收購順馳讓路勁揹負了多年的沉重利息支出,錯過了黃金擴張期,也養成了依賴資產出售償債的路徑,爲違約埋下伏筆。
從財務數據來看,近幾年路勁的盈利、債務和現金流情況,都不容樂觀。
財報顯示,2022年-2024年,路勁銷售額分別爲420.23億元、276.5億元、124.62億元,同比分別減少19.9%、34.2%及55%;淨虧損分別爲4.95億港元、39.62億港元以及41.22億元。
截至2024年底,路勁的銀行及其他貸款總額高達162.27億港元,其賬面現金僅42.7億港元,而2025年內需償還29.1億港元。
爲應付償債壓力,路勁此前已多次出售資產,以加快資金回籠速度。
2023年至2024年,路勁出售了其全部內地公路業務。其中,2023年11月,路勁以44.12億元的價格出售國內4條收費公路業務,2024年4月出售全部內地公路業務權益。至此,路勁只剩下印度尼西亞4條高速公路業務。
通過出售資產等措施,路勁在2024年已償還68.03億港元等值貸款,淨負債比率降至55%。
但路勁做出的諸多努力,最終仍未能抵擋住行業持續調整帶來的影響。劉水告訴記者,今年前7個月,路勁銷售額同比下降幅度超過35%,銷售業績大幅下降,嚴重影響公司現金回款,加劇了企業流動性緊張狀況。
債務違約後,路勁宣佈,將啓動全面債務重組。根據公告,重組流程將分三階段推進:成立債權人團體及委任顧問、進行盡職審查、評估方案,包括資產出售等。
路勁強調,公司將全力保交付、保經營及維護境內融資,爲所有持份者保存價值。同時,繼續推進印尼收費公路的出售事宜。
業內人士指出,對於路勁而言,後續需要儘快與債權人展開溝通協商,制定全面的債務重組計劃,同時積極尋求新的資金來源和業務發展機會。
而其債務重組進程,也將成爲觀察房企債務危機化解路徑的重要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