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快看•強信心 看發展•一線調研】廣河:茶葉香 產業旺
馬胡賽尼向顧客介紹茶葉。
駕車從烏瑪高速三甲集收費站駛出,便來到了廣河縣三甲集鎮規劃二十路。道路兩旁除了備受遊客喜愛的河沿面片外,還有隨處可見的茶葉店。
最新數據顯示,廣河縣各類茶葉經營主體88家,其中三甲集就有48家,年銷售額達到9500萬元以上。
三甲集並非產茶區,緣何成爲西北重要的茶葉集散地?
三代人的茶生意
三甲集是古絲綢之路東段南道重鎮,唐蕃古道與茶馬古道的交匯點,自古以來就是商賈雲集之地。現如今,憑藉優越的地理位置,依然有不少人從事茶葉生意。
行走在三甲集鎮規劃二十路,茶葉店鋪鱗次櫛比。走進雲南茗茶直銷處茶葉店,普洱、白茶、黃金芽、金駿眉、大紅袍等各類茶葉整齊擺放,茶香四溢,沁人心脾。
“我們這裡茶葉種類豐富,從全國各大產茶區進貨。”雲南茗茶直銷處負責人馬胡賽尼說,店鋪一年能賣20噸茶葉,銷售額超過300萬元。
馬胡賽尼一家三代人從事茶葉貿易,爺爺用麻袋從雲南揹回茶葉走街串巷賣,父親拉着架子車擺攤賣,他在鎮子開店鋪售賣。因爲茶葉,一家人的生活蒸蒸日上。
西北極少產茶,卻是重要的茶葉消費市場。
“每當南方新茶下來的時候,我會去雲南、福建、浙江等地對接進茶渠道,爲一年的批發和零售備足貨。”除了做周邊的生意,馬胡賽尼的生意夥伴還有新疆、青海等地的客商,形成了穩定的客源。
在店面的後方,記者看到,200平方米的庫房裡,茶葉放得滿滿當當。“庫房存貨有2000箱,哪樣茶葉暢銷,就會多囤一些。”馬胡賽尼說,爲提升銷量,他也在積極想辦法利用互聯網打開銷路。
電商讓茶香飄四方
就在馬胡賽尼萌生直播帶貨的想法時,規劃二十路的年輕人早已把這一想法付諸實踐。
“大家好,我眼前這款雲南毛尖茶香氣足、回甘好,泡出來湯色明黃透亮,還有運費險,支持試喝,歡迎大家下單……”陰雨天,福祥茶業店裡客人寥寥無幾,店鋪主播馬中強的直播間人氣旺盛。
“今天直播了兩個多小時,已經賣出了18單茶葉。”馬中強告訴記者,直播間銷量好的時候,一天能賣3000多元的茶葉。
馬中強在直播間售賣茶葉。
在三甲集,不少當地年輕人看到茶生意的廣闊前景,選擇返鄉投身茶產業。90後馬中雲是福祥茶業店的負責人,自從直播帶貨興起後,他一邊堅持父輩傳統的線下銷售模式,一邊利用互聯網闖新路,把茶葉生意做得有聲有色。
馬中雲說,在直播帶貨以前,福祥茶業主要售賣到臨夏、甘南、定西等周邊地區。2019年,店鋪嘗試利用電商拓寬銷路。經過多年的精心經營,線上顧客覆蓋面越來越廣,甚至還有馬來西亞等外國顧客購買。
“我們有兩家實體店,在抖音、快手、淘寶等平臺有8家店鋪,現在線上銷量佔比越來越高。”馬中雲告訴記者,他們聘請了3名主播開展直播帶貨,一年銷售額達800多萬元。
福祥茶業作爲三甲集最早嘗試線上銷售的茶葉店,帶動其他茶葉店鋪紛紛效仿,吸引了衆多年輕人投身直播帶貨,帶動了當地羣衆就業增收。
對於未來如何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佔有一席之地,馬中雲說:“線上消費羣體特別注重品牌,因此我們要打造特色品牌,不斷提升產品品質和服務水平,贏得消費者認可。”
茶產業帶動製糖產業
冰糖是蓋碗茶裡必不可少的原料,也是蓋碗茶的“靈魂”。茶葉貿易的繁榮,帶動了當地冰糖加工產業的發展。
走進廣河縣富海清真糖果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工人用鐵錘將一塊塊龐大的糖塊敲碎,按照規定重量裝進包裝盒。“原料白砂糖在機器裡經過多道工序反覆熬製,變成黃冰糖。”公司經理馬克勤說,公司日產冰糖5噸。
廣河縣富海清真糖果有限公司是一家擁有43年曆史的製糖企業,生產的產品從最初單一的冰糖到現在的八寶茶、糖果、炒糖色、烘焙糖漿等多種糖產品,形成產、供、銷一體化的生產經營模式。目前,產品主要銷往青海、西藏、新疆、內蒙古等省區。
廣河縣富海清真糖果有限公司生產加工車間。圖片均由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王虎 攝
馬克勤介紹:“20世紀90年代,公司在政府的支持下,原廠從交通不便的三甲集東關村遷移至廣河經濟開發區,通過更新冰糖生產設備提高了產量,隨後迎來發展的‘春天’。”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公司從最初的小廠發展成爲擁有60多名員工,年銷售額超過5000萬元的製糖企業,並且每年的綜合效益以20%的速度增長。
“我們的冰糖產品向三甲集鎮的茶葉店和臨夏、蘭州等地的餐飲企業供貨,產品供不應求。”馬克勤說,由於市場需求量大,車間的機器基本保持一年四季運轉。
作爲年輕的企業管理者,馬克勤也通過短視頻平臺直播企業生產情況,以直播帶貨的形式讓公司的糖製品走得更遠、賣得更好。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王虎
責任編輯:黃璐
來源: 新甘肅